
(医笑而过旋风式情报刺探摄影之一)
上午临下班的时候,实在想不出如何更好地设计楼层科室平面图、电梯内的楼层标示牌的式样了,弄出了一些方案,都不是很理想,于是,没向自己的领导打个招呼,就带上照相机,只身一人坐出租车直奔省人民医院。十分钟就到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选择住院大楼的五个科室和门诊大楼的四个楼层转了遍,既没有发现楼层科室平面图,也没有发现电梯里有楼层标示牌,但却欣赏了他们医院的一些科室的健康园地与科室介绍,尤其是门诊的那些宣传栏做的不错,但与自己所在的医院比起来,也只能说说各有所长,这或许与两家医院的功能不同有关。他们的功能主要是医疗,而我们在临床、教学、科研、保健方面齐头并进,具有综合优势,这样,无论是宣传栏的内容,还是式样都大不相同。
经过在这家医院门诊、住院部的旋风式刺探,我对医院标识牌的制作与安装有了很多想法,感触。当然,在自己的私人博客上还是尽量不去评头论足那些具体的事情。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宣传牌、标识牌的安装与制作必须以病人为中心,能够让病人找的到、看的懂。为了方便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医院适当地安排一些导医也是有必要的。
我们每个医院的一些门诊标识牌往往就在患者面前,患者在第一次就医那种陌生环境下经常视而不见,他们喜欢抓那些穿白大褂的人问来问去。这种情况很多,但遗憾的是,很多匆忙走动中的医务人员、或者正在忙着挂号、分诊的服务人员会脱口而出地反问“标志牌不是在那里吗?你不认识字吗?……”,医患冲突经常就这样爆发了。我处理这样问题的原则是“外面的要足够大,而且显眼;室内的要足够细致,多而不乱。”
不同的医院建筑都会有自己的主题色。如何保证宣传栏、宣传牌与主题色搭配一致,与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一致,是值得仔细地进行设计的。我喜欢让那些设计方案传达出一种积极的医疗服务理念与氛围。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工作赢得患者的满意、好感与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患者满意,我想领导一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呵呵!
如果能抽出时间,准备这个周末再到几家其他医院去仔细刺探“情报”,深入地研究一下别人的宣传栏与标识牌的制作思路,看能否给自己带来新的启示。不过,最近私人的事情比较多,一项省级课题到手了,月底一定要弄出开题报告(没有人指导,第一次写)。同时,到月底,还要写出两篇论文,均在万字左右,还要参加教师技能考试。六月中下旬又是很忙,不过大都是瞎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