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参加了本院的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启动仪式。由于对临床药师到临床科室,与临床医师一起合理用药的关注,在领导的讲话和相关的学术讲座中,本人进一步了解了临床药学、临床药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医药本来就是不分家,医生和药师更应该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以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很熟悉本院的几位药师,他们每天到临床参加查房,参与会诊,与临床医师探讨和制定治疗方案,随时准备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药学服务,的确很辛苦。平时在他们的办公室根本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今天上午院领导在致辞中回顾了几年前推动临床药师下临床所遇到的阻力,并谈到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与坚持,如今临床科室主动争着请药师们下临床的良好局面,语气中多了几分欣慰和开心。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临床药学在国际上兴起。1960年美国加州大学创立了第一个临床药学专业,药师开始加入临床医疗小组,他们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如今,国外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在一些大的医院还设立了临床药学服务中心和专科的临床药师,药师们参与用药决策、观察药品疗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在选择治疗方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床药学已经渗透到医院的各个科室,药师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年来,药师的工作主要局限在采购、供应、保管药品、调剂、制剂、药品检验等方面。1991年,国家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首次规定了三级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工作开始在医疗机构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因业务的局限,总体上没有得到医院领导、医师、护师及病人的认可。医师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认识相对模糊,态度比较审慎,虽然对临床药学服务有需求,但是对可能受到的权威挑战却较为担心;同时,他们对临床药师的服务能力也表现出一定的怀疑,故对临床药学服务项目只愿意有选择性地接受。
我国临床药师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临床经验都相对缺乏和不足,加之多年来药师一直围绕着药房、药品转,知识更显得老化、陈旧,且与医护人员的共同语言不多,以致难以更大程度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的能力自然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因而,部分药师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不愿或不敢进入临床从事深层次的用药服务工作。
2002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为药师深入临床开展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与此同时,医院的药学的工作重心也开始由“以药品为中心”正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工作转变。
2006年,卫生技术资格考试正式推出临床药师考试制度。至2007年初,在全国700余家三甲医院中,有50家医院获准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将为培养大批合格的临床药师人才,以点带面地推动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随着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全面铺开,临床药师必将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