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农村了吗?甚至在农村生活过吗?你见过照片的这个场面吗?我就来自农村,而且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二十年前我也这样犁过地,十几岁的时候就用稚嫩的肩膀拉过装满麦杆的平板车,快十八岁的时候,我的肩膀就能扛起100多斤的东西。农村的孩子们很苦,农村的群众很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农村依然很贫穷。他们没有能和城市人一样享受改革的成果,相反却第一时间背上了改革负面效应的包袱!医笑虽为天下最小最小的草民,却从小患上了忧国忧民的毛病。对农村的苦难的感悟,让自己更能体会到农村的难。即使自己的父母也患上了现代医疗可以治疗的疾病,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拖在那里,做儿子的我整日内心世界惴惴不安!
话回到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上来:“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刘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日宣布,调整260种西药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0%品种价格进行下调,降价金额约50亿元。
……针对一些降价药品在大医院用量减少的问题,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指出,80%的药品通过医生处方销售,解决这种现象要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又降价了,降价几十次了?每次你降“一点”,药品总体上的实际价格就会“升两点”。这种政策的负面后续效应的持续出现早就证明它不但不能解决矛盾,相反会进一步推动药价的上涨。这种愚蠢的政策其实是在逼迫廉价的药品退出药柜,让更昂贵的药品冲出来,难道这就是我们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医疗改革!?
如果仅仅是作秀,是政绩工程,那也就罢了。而这种作秀,偏偏是“明降暗升”损害老百姓利益的把戏。医笑知道又有一些药物要消失了,而更昂贵的替代品又要出来了!医笑知道在医疗体制还没有完善之前,这种降价其实是送给老百姓的“糖衣炮弹”,看起来很美、很甜,但却沾满了刺!!它只会让医患矛盾更加激化,因而,医笑而过笑不起来。
医笑觉得中国的老百姓真的很苦,他们不但为国家的发展付出了“廉价”的汗水,接受了一波又一波的阵痛,却还要倍受不完善体制的“凌辱”、倍受利益即得者集团的“盘剥”!一个字“忧!”我们的政府到底怎么了?痛心!
“药品降价”和“先治病,再收费”的本身都没有错,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只会让这个“肢体”的“病”更严重的恶化下去。针对降价药品在大医院用量减少的问题,发改委一句“解决这种现象要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说的是何等轻巧,何等洒脱,何等漂亮。不知道医疗改革方案上交到第九个还是第十个了,这些改革方案能解决“这种现象”吗?何况改革方案还没最后出来,没出来再搞这种毫无意义的"降价",居心何在?是不是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利益呢?
老百姓苦,老百姓难,特别是八亿农村的老百姓更困难。他们的“妻离子散”地在全国各地的城市里继续奉献着自己“廉价”的汗水;他们继续地承受看一场病穷死几辈子的人间悲剧;他们面对高价医疗费用会对医院、医生做些什么呢?不知道我们的高官是否思考过?是不是对所思考的都不以为然!
牢骚太多,杞人忧天了,自己笑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