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就读的成都幼师丽都试验幼儿园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对小朋友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同时,园长会亲自给每一个班的两位表现好的小朋友颁奖,以资鼓励。
这件每周例行的事,从来没让梦妈记挂在心上过,有时候会听见梦梦说出一些得过奖的小朋友的名字,梦妈也没在意。
近来,姨婆开始了念叨,次数越来越多,某某小朋友已连续得了几周的奖状了,某某小朋友刚来几天就得了奖状,还有了特别小道的消息,经常得奖的某某小朋友的妈妈和老师的关系特别特别的好。
梦妈故意不经意的问梦:“好多小朋友都得过奖了,梦梦为什么没有呢”,原以为梦不会在意,谁知道梦幽幽的低声道:“是因为梦梦的表现不好”。
姨婆不乐意了,“谁说梦的表现不好,幼儿园里无论是园长、老师、医生还是保洁的阿姨,谁不是见面就夸梦乖、听话又懂礼貌呢?”。
梦妈一想也是呀,老师的周记本里记录的也全部都是表扬的话呀。
于是梦妈在周记本里认真的给老师反馈了意见,“梦上幼儿园已经一年了,从来没得到过奖状,是什么地方表现不好吗”?
没想到这次反馈很快就有了结果,次周以后,梦喜滋滋的拿回了奖状,奖名很卡通,名曰:“北极熊不怕寒冷奖”。梦心中的那份得意和满足无以言表,让梦妈无数次教她念上面的字,原来,小家伙对这个奖这么的在乎呀。
http://s2/middle/4cd0e1b3x7303bf56ab01&690
可是,梦周末带回来的周记本里,老师的那段话却让梦妈没有了笑容,意思是,这次梦得了奖状,十分的高兴,但老师认为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小孩没有规则意识,实际对小孩的发展是不利的。
就是说,这一次老师给梦发奖实际是不情不愿的,是勉勉强强的,是老师赠予的,而不是梦自己应该得到的,难道这奖状算是梦妈索取的吗?
http://s1/middle/4cd0e1b3x7e258fb83140&690
梦妈仔细的想了又想,和老师的分歧有以下两点:其一,所谓的规则是什么,难道就是传统的很听话的小乖乖吗?学龄前的教育,教的是行为规范,培养的是良好的习惯,鼓励个性发展,鼓励探奇创新,每一个小孩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学龄前教育应该重视个体差异,保护个性并进行善意的引导,梦妈不希望那个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就是一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人,这样的人在未来社会其实是很难立足的。其二,这个“奖状”到底算不算是“奖励”,梦妈认为奖励是对某方面拔尖和优秀者的认可,在竞争环境里确有示范效应,而幼儿园这个不需要完全竞争的地方,对小孩不应该存在“好”与“不好”的标准,不应该有“好”与“不好”的划分,奖状只能做为以资鼓励的标志,而只要是鼓励就应该是公平的,是每一个小孩都应该得到的权利。
嗯,越想越不对劲,梦是因为太个性了得不到认同还是因为太不爱表现了而受不到关注呢?
这事呀,还得继续与老师沟通。
http://s8/middle/4cd0e1b3x7e259c33666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