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DS:信用违约互换/互换与掉期区别

(2008-10-21 00:28:10)
标签:

学习

教育

分类: 学习生活

CDS: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于1998年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在此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

  在CDS合约中,CDS买方定期向CDS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一般用基于面值的固定基点表示。如果不出现信用主体违约事件,则CDS卖方没有任何现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体出现违约,CDS卖方有义务以现金形式补偿债券面值与违约事件发生后债券价值之间的差额,或者以面值购买CDS买方所持债券。CDS卖方可由主承销商或商业银行等第三方来担任,并且可以在银行间市场或其他市场进行CDS的交易,从而转移自身的担保风险。

  在企业债券发行中引入信用违约互换,可以实现企业、CDS买方、卖方三方的共赢。对企业来说,通过发行附有CDS的企业债券,不仅可以降低债券的发行门槛,摆脱对银行担保的依赖,而且有利于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从CDS买方角度看,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可以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的有效规避,获取稳定的收益。从CDS卖方来看,公司通过收取相应费用实现自身的收益,并且可以通过出售CDS进行担保风险的对冲。

    同时,在企业债券发行中引入违约担保互换,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首先,CDS转移了企业债券的担保风险,使银行系统风险下降,从而保障了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其次,CDS推动了我国债券品种的多样化,丰富了债券市场的投资产品,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再次,CDS对于我国创新金融产品,发展真正意义的信用产品,对于市场对信用风险定价的重视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交易将实现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信用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的转移。在交易中,CDS的买方按标的资产面值的一定比例定期向卖方进行支付,直到到期或指定的违约事件的发生为止。而卖方在违约事件发生时或在到期日向买方支付标的资产的面值。

举例: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

  定义: 一种转移交易方定息产品信用风险的互换安排。

  信贷违约掉期=贷款违约保险

  很多术语都故意把名字叫得"刁钻"显示其深奥

  贷款违约保险的内容是:

  定义:

  A:申请贷款者

  B:放贷者(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C:保险提供者

  流程:

    A向B申请贷款,B为了利息而放贷给A,放贷出去的钱总有风险(如A破产,无法偿还利息和本金),那么这时候C出场,由C对B的这个风险予以保险承诺,条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如万一A破产的情况发生,那么由C补偿B所遭受的的损失。

    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如果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合同被投资者定价太低,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上涨,随之增值。

    注意:Credit Default Swap不能翻译为“信用违约掉期”

 

互换和掉期的区别

 

互换和掉期在英文中都叫Swap 但实际上两者有很大区别

1.合约与交易的区别

    掉期是外汇市场上的一种交易方法,是指对不同期限,但金额相等的同种外汇做两笔反方向的交易,即:外汇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入)数额基本相同的远期外汇,它没有实质的合约,更不是一种衍生工具。

    互换以合约形式表现,有实质的合约,是一种重要的衍生工具,主要是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种。

2.有无专门的市场

    掉期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他本身没有专门的市场;互换则在专门的互换市场上交易。

3.期限差异:互换一般是1年以上的中、长期货币或利率的互换交易;掉期是1年以内的货币交易。
4.业务操作:货币互换是包括利率一起交换的互换交易,前后交割的汇率是一致的;掉期交易其间不包括利

    率的交换,且前后两个方向相反的交易的汇率是不一致的。
5.目的不同:互换是管理资产和负债及筹措外资时运用的金融工具,可充分发挥互换双方各自在货币/利率

  (固定与浮动)方面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掉期交易一般用于管理资金头寸。
                                         (参考《金融市场学》 张亦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