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蚂蚁的巢,有的建筑早高达十余米的树上,不怕风吹雨打,其结构精密,牢固程度称得上高级“建筑师”的佳作。
3、蚂蚁搬家,不雨就干。蚂蚁是出色的气象预报专家。
4、蚂蚁所向无敌,史书上有蚂蚁活吃眼镜蛇,活吃身长10余米蟒蛇的记载。
5、蚂蚁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战斗性、团结性,它具有坚强的毅力,是三大社会性昆虫之一。
6、蚂蚁是个营养宝库。
7、蚂蚁是许多害虫的天敌。
8、蚂蚁是一群天才的艺术家。
9、蚂蚁体内的含锌量是所有动、植物中含量之最。每公斤蚂蚁喊锌180毫克左右。
10、蚂蚁是一支新的抗菌生力军;蚂蚁分泌的蜡状物质含有抗菌素,可以有效的控制蚁群中的传染病。
蚂蚁会迷路吗?
顽皮的小朋友,常会把蚂蚁刚爬过的路,用手把它抹去一段,然后发现蚂蚁要找原路时,遇到被抹去的那段,就变得没方向感了。确实蚂蚁有时会在爬过的地方留下气味,但也有蚂蚁不留气味,而记住沿途的天然气味,然后找交丶业穆贰?/P>
另外,蚂蚁的视觉还非常灵敏,能利用陆上、天空的景致来认路。曾有人用圆筒状工具,遮住一群正要回巢的蚂蚁,让他们只能看到天空,结果他们仍能按照正确路线前进。后来,人们又用一块大板子,水平挡在蚂蚁的上方,并且尽量放低,让他们不能看到天空及周围的景物,于是发现,他们开始失去方向,并且胡乱爬行了。
由此可知,不仅周围景致、太阳的位置,和蓝天上反射下来的日光,都可帮助蚂蚁辨认方向。
|
为什么蚂蚁会乖乖的排队行动? 蚂蚁喜欢蚜虫吗? 这种蜜露是由蚜虫吸食作物的汁液后,一部份供给自身用,一部分就从肛门里排出,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糖分,所以蚂蚁非常爱吃。 蚂蚁因蜜露而爱上蚜虫,所以当蚜虫遇到危险,蚂蚁就会挺身而出。另外,当蚜虫栖息的地方缺粮,蚂蚁还会将他搬到食物充裕的地方去。 到了冬天,蚜虫的卵可能会被冻死,蚂蚁就会帮忙把卵藏在自己家中。有时,蚂蚁怕卵受潮,遇到晴天,他还会把卵搬出来晒太阳。直到隔年春天,小蚜虫出来了,蚂蚁又开始把他们搬到好吃的植物上去。 蚂蚁救火又嗜酒!
蚂蚁家族成员中的等级制度!!!
就以澳洲糖蚁为例,乍看之下,我们只觉得这些生活在森林地区的蚁类,对面相遇停下来彼此打招呼的样子很美;可是当我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利用触须进行错综复杂的“触觉语言”所传达的讯息是——其中有两只蚂蚁正在向对方讨食物。带有食物的蚂蚁毫不犹疑地张开了它们的触须,张开了嘴,将辛苦采来的食物,分给另外两只蚂蚁食用。 同一窝的蚂蚁不仅有分食的美德,并且有良好的组织,大家分工合作,为了适应不同性质的工作,它们甚至演化出不同的形貌,以图中的澳洲糖蚁为例,兵蚁的头部硕大无比,工蚁的头便没有这么大,可是它们都同属澳洲糖蚁,而且是同一窝的。 科学家相信早在一亿年前,地球上已出现了蚂蚁,从保存在琥珀中的古代蚂蚁化石来看,蚂蚁祖先的头部和腹部形状很像黄蜂,事实上科学家认为,蚂蚁就是由黄蜂演化而来。打从蚂蚁在地球上出现起,它们就懂得组织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因此,它们不但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蚂蚁是这个地球的主人翁。 蚂蚁的社会是一个雌性的社会,蚁后只产下少数未受精的卵,这些卵将来孵化后变成雄蚁,雄蚁长大成年后,唯一的工作就是与年轻的蚁后交配,任务完成之后就死亡了。所有其他受精的卵孵出之后,不论是工蚁或兵蚁都是雌蚁。所以,从基本上来说,蚂蚁的世界就是一个母女相传的世界。 蚂蚁不是唯一实行分工合作的社会制度的昆虫,但蚂蚁却是实行这种制度最彻底的昆虫。有些蜜蜂和许多种类的黄蜂仍然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但世界上所有种类的蚂蚁都是实行分工合作的社会制度。正是蚂蚁这种井然有序的分工社会,令我们人类感到钦佩。 尽管人与蚂蚁是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生物,尽管人的社会制度与蚂蚁的社会制度相距何止千里,可是在蚂蚁漫长的演化过程当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人类的社会将来也会面临到。这些问题包括了战争(同种与不同种之间的竞争)与和平(如何应付饥饿与环境的压力)。若与蚂蚁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相比,人类的方法简直像个生手。 全世界的蚂蚁有上万种,各种类的蚂蚁之间,不仅一些习性大不相同,身材也大小悬殊。例如,婆罗洲的木匠蚁体型粗壮,而一种产于盖亚那的蚂蚁非常小,木匠蚁一个头就可以装进一百只以上的盖亚那小蚂蚁。地球上的蚂蚁总数量在数万亿以上,它们像人类一样,几乎地球上任何一处适合居住的地方,都有蚂蚁的踪迹。到目前为止,只剩下终年积雪不化的山峰,和南、北极地区还没有蚂蚁敢去。 不论蚂蚁身材大小,在它们的头部都有许多感觉器官,接收化学和视觉讯号。在电子显微镜下,蚂蚁构造的复杂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蚂蚁的脑子里容纳了五十万个神经细胞。蚂蚁的眼睛是复眼,它的触须兼有鼻子和手指指尖的功能。嘴下的突出物是味觉器官,身上的毛可做为触觉器官;大颚则随各种蚂蚁的生活习性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演化。 像人类一样,蚂蚁也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变革,刚开始时,也许只是个较低等猎食团体,这个团体的蚂蚁数量也许不过十数只,然而它慢慢扩充成一个拥有上百万只蚂蚁的庞大社会。为了在地下建造庞大的蚁窝,将掘出四万公斤的泥土!在一个蚁窝里除了一只蚁后外,其余绝大部分都属于工蚁和兵蚁,各自担任自己份内的工作,不过蚂蚁的工作乃是出于本能,不含任何情绪或理性的成分。 为了充分发挥合作的效率,蚂蚁需要有一套复杂的通讯系统,至少能使它们分辨谁是同一窝的伙伴,谁是外来的陌生人。蚂蚁的通讯系统乃是以身体语言和气味为基础,而以利用化学素散发的气味为主。 事实上,蚂蚁就犹如一个小小的化学工厂,它们不断制造一种称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这些信息素就是蚂蚁的语言,蚂蚁藉着信息素传递何处有食物,是否有危险出现等信息。蚂蚁还利用信息素作为协调同一窝蚂蚁间的社会行为,如照顾幼蚁,替蚁后清洁身体,划定疆界和交配等等。每一个蚂蚁窝都有一个超乎一切的目标,那就是繁衍下一代,确保属于同一蚁窝所共有的遗传因子可以生存下去。(同一蚁窝的蚂蚁,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远超过人类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兄弟姊妹仅有百分之五十的遗传因子是相同的,而它们平均有百分之七十五的遗传因子是相同的),因此,孕育下一代成为每个蚁窝的核心工作,蚂蚁各种分工合作的活动——收集食物、保卫蚁窝、养育幼蚁、建造蚁窝等等,无不是为了繁衍下一代。 为了达成这个最高目标,蚂蚁除了发挥分工合作的精神之外,更具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胸怀”。所有工蚁牺牲了自己繁衍后代的权利,而去照顾蚁后产下的卵,那是因为由蚁后一只蚂蚁不停地产卵,然后交给其他工蚁照顾的这种方法,比每只蚂蚁都自己产卵然后自己孵化更有效率。 有些种类蚂蚁的工蚁,在突然遇到危险,必须尽快传递这个危险讯息的时候,它们甚至会使自己“爆炸”,以便信息素的气味扩散得快一点。兵蚁为了保卫蚁窝,更是会不顾一切地拼死抵御。兵蚁的攻击武器随品种不同各有一套,有的用螫、有的用咬、有的则喷有毒的化学物质。 大自然界里,各种演化不断地在进行着,而蚂蚁紧密的社会组织,使它们始终活在地球上,它们彼此之间毫无保留地充分合作,它们不会无缘无故地相互厮杀,它们更不会浪费能源。在物竞天择的演化战场上,它们是胜利者,我们人类值得向蚂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