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赵芳 (徐闻)
人间四月天,在那个最美好的季节里,我与友人驱车前往水尾村。
水尾村位于徐闻县西连镇西部沿海,距徐城30多公里,属于西连镇管辖。从徐闻县城起程,到达迈陈镇圩角尾乡与西连镇分叉路口,往西北西连方向,不多久就到了水尾村。
水尾村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坡,西濒北部湾,南临许家港,北靠北栋海湾与雷州市流沙港隔海相望,是徐闻县较为古老的、建在北部湾海面一个向外伸出岬角上的村庄。
据记载,水尾村渔家人的祖先踏上这片海湾是在明末清初,他们从福建莆田沿着海岸线捕鱼而迁徙,先居遂溪红坎村,清康熙年间有六户渔家到水尾湾捕鱼,他们惊讶于这片海湾的优越地理位置,遂择居此地。因这片海湾位于雷州半岛西部尾端,故名曰“水尾”;又因为居民多以捕鱼为生,而又称“水尾渔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水尾村是一条滨海渔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湾,村民世世代代多以捕鱼为生。该村建有渔港码头,疏通航道,拥有数百艘渔船,年产鱼一千多吨,产值超3000万元。如果遇上捕鱼期,捕海归来的数百艘渔船,在隆隆的机声中浩浩荡荡地驰入渔港。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水尾村人淳朴厚道,有大海般的情怀,且从不停止过奋斗的脚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们靠智慧,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如今该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水尾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灵气,景色秀丽,醉人心脾。走近水尾村,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的画卷随即展现在眼前:村路通达,硬化整洁;楼房起伏,鳞次栉比;庭院内种树植果,花果飘香,麻雀跳跃,喜鹊闹枝,燕子喃呢。中午时分,艳阳高挂,灿烂的阳光使大地生辉,也给水尾村抹上一层金黄的色彩。走在村路上,音响歌悠;海麻树等林荫下休闲的村民,睡网床,坐摇椅,下象棋……其乐融融。站在村中的楼顶仰望,天空蔚蓝,云彩飘游,偶见村庄上空炊烟袅袅,鸟儿翱翔;环视四周,楼房宅舍错落有致,绿荫簇拥,山环水绕,涛声阵阵,景色怡然。在村中行走,映入我眼帘的还有村中所有空地上都撒满长长的鱼网,还有用杂鱼制成的肥料,形成了一道特别的的风景。
海是水尾村的灵魂。在水尾村更吸引人目光的是蜿蜒修长绮丽、原始纯朴的海岸线,当潮水退落,约一公里宽的海滩便显身露骨。沿着海滩从南往西向北延伸,岸上绿树林立,木麻黄树、椰树、海麻树等枝叶繁茂;沙土上的仙人掌,开着黄色的花朵。沿岸细细腻腻的白色沙层,似白绸飘舞,又似巨龙腾飞。
我站在水尾角沙滩干枯了的椰木上观海,微风吹拂,近处白色沙层之外,红树林延绵不断,黑黝黝的圆礁石露在海滩上,形成一道优美的滩涂石景;村民头戴竹笠,提着篮子,弯着腰儿,在滩涂上捞海拾贝抓小鱼海蟹。远处,天水相接的地方,绿水长天共一色,退了潮的大海,没有了海浪怒起拍岸惊心动魄的嘶吼声,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渔船点点。蔚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着白云朵朵,海鸥高翔低飞……一路走去,阳光下,三座航标灯塔巍峨屹立海面,厮守着这片海域,给过往的船只导航。
在水尾村延绵的海岸滩涂上穿梭,还能捡到许多断枝残叶的珊珊碎片。友人告诉我,这一带是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底生长着奇形怪状的珊瑚礁,形成色彩斑斓的珊瑚礁群,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海底奇观。
水尾村如此明快、优雅、浪漫、神奇、多彩,邂逅水尾村,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