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打100次的熊孩子,还是熊孩子”
原创: 冯博士小助理 冯博士儿童心理
“熊孩子”又双叒惹祸啦!只是这次的熊孩子年纪,稍微有点大。近日,上海迪士尼一位游客拍打迪士尼“米奇”演职人员的头部,被劝阻后不仅不改还叫嚣,真是让人看着生气。仿佛是一个熊孩子长成大人后的模样。
近年来,涉及猫狗的生命,熊孩子这两个话题都会成为广大网民热议的对象。
熊孩子的新闻,只要你愿意搜,绝不怕没有,甚至有了“你的孩子不管教,自有路人替你管教”这种说法。大家也乐于看见熊孩子玩脱,甚至对被熊孩子被暴打拍手叫好。拿今年7月份一则熊孩子被男乘客暴打的新闻,有说大部分乘客打得好,也有说男乘客不应该如此残忍。
事后男童身体并无大碍,男乘客也接受警方通报,请勿模仿
无论舆论如何,即使男孩的父亲也说早就该打,这背后也确实有一个疑问,暴打就真的是对熊孩子的灵丹妙药,保证药到病除吗?
熊爸妈
“打扰了路人,尴尬了自己”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或许都有一个熊家长。那些放任自由,不以为然的父母绝对是该骂的。然而有很多父母面对孩子哭闹更多是对孩子束手无策。
在一次搭乘地铁的时候,小助理遇上了一个放声嚎哭的小男孩和一个束手无策的母亲。满是人的地铁中,唯独在母亲座位前空出一大片位置。从我搭上地铁到我到达目的地,孩子全程嚎哭,直到我准备下地铁时,孩子的声音已经开始嘶哑。到我上电梯离开时,车门关闭,我仍隐约听到孩子的哭声,即使我带着耳机。这个小朋友大抵也符合了一些人心中熊孩子的形象。
有人说,父母应该也考个资格证,可是没有人教会父母该怎么做父母,也没有一所学校教育父母怎么让孩子乖乖听话。即使完全按育儿书籍所说的去做,有时也并不凑效。
就像我们都知道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冷处理是对的,这位母亲显然也打算这样做,然而收效甚微。这位母亲也曾在孩子累了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台阶,然而孩子并没有顺着母亲的台阶,而是变本加厉,哭得更厉害。
那么,如何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自己孩子在公开场合情绪失控呢?
好爸妈
正确教养孩子就是最好的保护
事实上,这种公开场合情绪失控多出现在幼儿身上,有些可能是身体不舒服,但大部分还包括闹情绪耍赖等。有很多孩子的行为问题是从小时候就没有定下正确的规定所导致的,而孩子的守规则意识,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
小到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大概就是从刚出生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让孩子遵守一个行为作息时间表。也许你会说刚出生懂什么啊!
不要看清小孩子的聪明,你看他从别的小朋友身上学错误的行为不就很快吗?
除去孩子不舒服的前提下,有效在公众场合稳定孩子的情绪分三步走
1
离
当孩子在哭闹时,尤其在公共场合时,父母应先将孩子带离当时所处的环境,既尽量保证不要骚扰其他人,也令孩子处在一个相对少人的环境。
2
冷,故意冷淡法”对待孩子无理取闹时十分凑效,但也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和使用这个办法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后,给孩子一个台阶,让孩子明白你的冷处理并不是不爱他。
3
蹲
蹲下和孩子平视,直视孩子的眼睛。再慢慢和孩子讲道理,注意语速要放缓,把道理解释清楚。不要觉得孩子没有听懂,请相信你的孩子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耐心,耐心,耐心。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事前沟通很重要。因此,一个家教良好的小孩,必定是全家齐心协力的共同成果。
如果孩子只是是偶尔耍赖,这是幼儿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只要成人不妥协,就不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因为一点事情就任性哭闹、大发脾气,就要引起重视了,家长要教会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情绪。
毕竟在人人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孩子有时的哭闹不会得到别人的谅解。这不是委屈求全,而是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我们都不应该将自己和孩子放在一个危险的境
打对孩子来说是最低效率的惩罚,当你打孩子打多了,打习惯了,孩子很可能也就不以为然了。
而且打只能让孩子记住这种被打的痛苦,随着年龄增大,孩子会从暴力的受害者会变成施暴者。在这样一个长期处于压力的环境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打100次的熊孩子还是熊孩子,只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才能让熊孩子彻底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