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咨询案例:一例缺乏目标的青少年咨询案例(下)

(2016-10-13 17:00:27)
标签:

冯德泉

儿童心理

教育

分类: 心理咨询案例手记

分析与诊断:

  ()存在主义治疗法

  (1)假设与诊断

  本学派指出缺乏人生意义而产生的人生问题有三,其中之一为:由存在的空虚现象引发的挫折,指一班人对生活感到无去而导致精神上的困惑与苦闷。案主所处现况就接近这种缺乏人生意义的状态。因学习成就低落,引发挫折感,逐渐导致案主缺乏学习动机,觉得学习对自己毫无意义。

  (2)治疗目标

  协助案主藉由给予生命的、从世上获得的、及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所采取的态度上,追寻人生的意义。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法

  (1)假设与诊断

  虽然由导师转介而来,但案主自己也有强烈改变动机,希望能改善目前学习状况。SFBT理论认为案主就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只是缺乏表现的机会;同时,谘商重点不在探就问题成因,而聚焦于改善目前状况,谘商员主要协助案主藉由寻找「例外」及「成功经验」重新发现自己的力量。

  (2)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在协助案主减少上课睡觉的时间。藉由协助案主看见自己的例外与成功经验,同时执行具体明确的家庭作业,改善案主目前学习情况。

  六、辅导策略

  ()认知方面拟采用SFBT治疗法与案主建立具体治疗目标,协助案主藉找寻成功经验与例外,给予自己新的评价。

  ()与案主讨论对自己生命的态度,藉由协助案主意识生命责任的无可回避性建立案主对生存意义的探求,增进其生命意义的建构。

  ()根据SFBT,与案主、导师讨论并定出明确家庭作业,协助案主上课嗜睡状况具体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