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2016-09-03 16:20:56)家庭教育误区——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强加于孩子,并坚定地认为这样就是爱孩子。
其实,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者一个面部表情都是一种信息,会影响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如果孩子觉得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对自己不断的贬低、限制、憎恶或是其他消极的态度及看法,那么孩子渐渐地就会变得懦弱,成为被生活击败的人。
教育支招:
1、鼓励和赞扬是培育孩子自我价值的助推器
家长切忌无原则的夸张地表扬孩子,应真正欣赏孩子的优点,赞扬孩子取得的成绩,热情鼓励孩子。孩子自我价值上升,自然变得更好,变得更加努力。
2、无条件地爱孩子
小时候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产生无能的感觉,从而使自我价值感降低。
上学后,对孩子的爱又变成有条件的爱。孩子的行为符合家长的心意或考试成绩好,家长欢天喜地,若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家长的心意或考试成绩不好,家长轻则训斥,重则打骂,孩子的感觉被父母所支配,心中培养起了奴性,这不可能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的。
3、避免破坏性的批评
当孩子犯错误时,可以先数三个数,强迫自己停顿三秒钟以后再跟孩子讲话,并且不用刺激性的语言与孩子交谈,努力地保护孩子对自我的认同,对自己价值的认同。
前一篇: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后一篇:青少年亟需“吃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