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应懂得,放任不管、任其发展不是在张扬孩子的个性,而是对孩子的前途不负责任。也可以说,过分溺爱与放任就是在毁孩子,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定要走出溺爱与放任两个误区,牢记:严是爱,松是害。
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孩子既应该享受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建立家庭中的岗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祖辈或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
1、给孩子表现“责任”的机会
有时,祖辈或父母们在孩子面前就应该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些表现自己“责任”的机会,当孩子的表现真的很不错时,要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当孩子得到肯定和爱到表扬时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便会增强成功感和自豪感,养成一直负责到底的好习惯。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3、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
父母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4、让孩子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
在与祖辈相处的过程中,与其让孩子在祖辈的溺爱不健康地成长,不如让孩子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父母要多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他们需要被照顾,需要被关心。这个时候,把照顾和被照顾,把关心和被关心颠倒了一下,关系立刻发生了变化,一旦孩子找到了一个他关心的对象,他的责任意识就有了。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因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而容易为其他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所吸引,沉溺其中,平庸地混过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