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终于走出考试心理阴影
【冯德泉心理咨询手记】
案例来源:学校转介,家长主动联系。
谢丽(化名),女,14岁,海珠区初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一提考试就没精神,遇到考试时晚上睡不着,头痛,还伴随着发烧。她这样不仅影响着考试成绩,身体上还经受折磨。
咨询经过:针对来访者的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矫正。
一、明确考试目的
从与谢丽(化名)的谈话中得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其采取的教育方式不科学,总拿自己孩子的成绩与居住区内的孩子相比较。为了能使谢丽(化名)在学习上有所突破,父母取消了她参加艺术兴趣班学习的资格,每天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学习和学习成绩。在其刚入初一年级时的一次期中考试中,父母就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让父母脸上有光。父母对考试过高要求和期望,一下子被吓住了。在考试的前一个晚上就发起烧来,第二天她在高度紧张中考完了试,结果可想而知。从那时起,谢丽(化名)就对考试产生了恐惧,每次考试总担心自己考不好,给父母丢人。正是因为对考试有着错误的认识和恐惧的心理,所以才会产生这种过度焦虑的情绪。为了帮助其从这种考试的阴影中走出来,首先让其明白考试的目的。考好考不好是很正常的,也是大多数人难免的,
关键是要总结考好考不好原因。
二、做好考试之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消除考前过度焦虑情绪,使其考出一个好的学习成绩,除了端正学习态度以外,还要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首先,课上认真听讲,将老师所讲的知识听懂消化,学会应用。其次,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适当的给予帮助,辅导掌握不牢固的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次,通过学习能力测评指导帮助谢丽(化名)找到学习优势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要求谢丽(化名)考前做深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或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复习好了。“我能行”。等给自己加油,增加信心的话。
三、参加丰富多采的课外兴趣学习
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是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原先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的观念已不再流行。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要看她各方面能力的表现,同时课外兴趣学习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课外兴趣学习可以说是对学习的补充,也可以说是学习的放松,两者同时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在对家长的指导下,家长同意谢丽(化名)参加了校外的口风琴兴趣学习,音乐才能不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也变得活泼起来,对学习和考试的焦虑心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矫正。
四、图书治疗
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以后,利用图书对其进行教育帮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适宜学生读物有很多,其的品种和数量也逐年增加,一些读物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教师、家长的欢迎。这些图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图书主要包括诗歌、童话、故事、小说、科学文化、戏剧文学。根据不同的读物所具有的不同教育治疗价值,我建议谢丽(化名)
同学读童话、生活故事、历史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渐渐培养了她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对考试已不再焦虑,而是应付自如。
咨询总结:
在心理咨询中,充分地了解来访学生的心理障碍,分析形成的原因是必要的,最后采取对应的科学措施,引导来访者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愿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来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