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一上学就肚子痛

标签:
疗法症状焦虑症冯德泉心理 |
分类: 心理咨询案例手记 |
[冯德泉心理咨询手记]
一、案件来源:
学校转介,家长主动上门寻求帮助
二、背景情况:
李女士述:9月1日,10岁的涛涛升入小学四年级。我发现涛涛像变了个人——不想吃饭,食欲下降,浑身没劲。“送他上学就像上刑一样。”刚把他送到学校,他就开始头痛、肚子痛。老师也抱怨,涛涛上课根本不集中精力。我带他去医院做各项检查,结果又很正常。奇怪的是,一回到家里,涛涛就没事了。我怀疑涛涛装病,又把儿子送到学校。一到学校,涛涛的病就又犯了。“看他痛苦的样子,又不像装病。”
李女士很诧异,整个暑假,涛涛的状态都挺好,为啥一到学校就头痛、肚子痛?无奈,只好带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
三、原因分析
“涛涛患的是‘恐学症’。”最近此类患者增多。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提到上学,这些孩子会莫名其妙感觉全身不舒服,又查不出有什么病。
父母勉强让孩子去上学时,孩子通常会出现心神不宁、全身出冷汗,甚至腹痛、呕吐、尿频便急等焦虑症状,一旦父母同意暂不去上学,这些焦虑症状就会缓解。
“这跟家庭教育不当有很大关系,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所致。”像李女士过分溺爱涛涛,导致涛涛对母亲产生过强的依赖感,不能适应学校自主自立的环境,从而对学校产生厌倦、害怕。
四、解决方法
首先,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当发现孩子不肯上学的现象时,家长应该与他们谈心,尽可能了解所有与他们上学有关的情况。要注意开导,不要采用简单的恐吓的方法迫使孩子去上学,以免加重
孩子的心理创伤。
当不肯上学的原因找到后,父母、老师、医生应共同制定一个治疗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以下两点:
1、尽快设法使孩子回到学校去。假如不肯上学的孩子焦虑症明显,父母不要性急,应通知学校,取得老师的配合。然后,家长要耐心等待,并陪伴孩子,以消除或减轻其焦虑症状。开始时让孩子在学校呆一个小时也好,如果这步成功了,可将时间延长至2小时,再延长至半天,逐渐过渡到不陪孩子上学和让孩子独自去学校。每当孩子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2、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患学校恐怖症的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在找到原因后,要有针对性地请儿童心理医师进行心理治疗。 肌肉松弛疗法是帮助这类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解除焦虑症状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当孩子接近学校门口时,反复做深呼吸,待全身肌肉渐渐放松之后,再进校门,以克服上学时产生的恐怖感和焦虑症状。
采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短期内应用抗忧郁剂,如氯丙咪嗪、阿米替林、麦普替林,同时并用抗焦虑剂,如佳静安宝、舒乐安定,以消除或减轻患儿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