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英雄民警谭纪雄

标签:
谭纪雄特警民警公安湖北武汉劫持战友杂谈 |
分类: 网络文摘 |
他是个帅气阳光的青年
“我上了!”3日下午2时40分,谭纪雄握了握现场指挥长、武汉市公安局副局长夏志钢的手,目光坚毅。夏志钢笑着拍了拍谭纪雄的肩膀。
5声枪响后,谭纪雄被战友用担架抬了出来,鲜血从缠在他头上的纱布里往外涌,染红了战友的衣襟。看着几分钟前还是生龙活虎的谭纪雄被抬过身边,夏志钢眼里噙满泪水。
紧接着,人质被民警扶出房间,毫发无损,夏志钢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谭纪雄果然不辱使命。”
当天上午,与谈判专家周旋了4个多小时后,歹徒仍精神亢奋,叫嚣着要在下午3时杀害人质。“不能再拖延了!”指挥部决定,派一名特警化装成食堂职工,送饭给歹徒,趁机解救人质。
派谁上?指挥部已经查明歹徒的身份:当过兵,枪法很好。无论谁上去,都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
必须选择一个速度、力量、灵敏度都很优秀的民警。指挥部成员同时想到一个名字:谭纪雄。
声音“其实,那天他值副班,可以不去现场。”说起自己的战友,特警支队教导员涂妙文的眼圈红红的,“他是特警队的‘一把尖刀’,总是说‘干特警,就是与死神共舞,要随时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尖兵在前面挺进时,就把生命交给了后面的兄弟。’”
谭纪雄去年在汶川运送物资(资料图)
2008年5月:地震时,拖着伤腿爬行
陡峭的山坡,遍地的流石,身背30公斤重的帐篷,谭纪雄拄着木棍,拖着伤腿,艰难地爬行着。战友们多次试图夺过他背上的帐篷,他一次次地推开:我还行,得尽早把帐篷送到山顶受灾的群众手中。
不久前,他在甘南维稳战场上战斗了37天。四川地震灾情发生后,本该休息调整的他毅然请缨赴川救援。
4公里的山路是如此的漫长,2个小时后,帐篷送至群众手中。谭纪雄顿时瘫倒在地,战友费力地脱下他的鞋子,脚踝处伤口血流不止。“他的脚早就伤了,可他就是不愿离开救灾第一线。”战友李伟回忆:5月17日晚,汶川县漩口镇,6.3级余震来袭,谭纪雄叫醒战友冲出工棚。把战友们安顿好了以后,谭纪雄突然感到右脚一阵疼痛,低头一看,血已经湿透了袜子。可是,当他听说战友李伟的脚也被石头砸伤了,还是一步一跳地去看他。
“你的伤比我还严重啊。”看到谭纪雄,李伟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他脚上一块肉被砸得凸了出来,里面的骨头都看得见。”李伟劝他到都江堰治疗,谭纪雄摆了摆手。
次日早晨,谭纪雄用纱布把肿得老高的脚包起来,塞进鞋子,一瘸一拐地向30公里外的村庄进发。
由于治疗不及时,谭纪雄的脚到离开四川时还没有痊愈。
声音“发地震的时候我都没什么感觉,但看到队长受伤了还坚持送帐篷,关怀自己的兄弟们,我控制不住哭了。”李伟始终记得谭纪雄在抗震救灾时经常说的话:受灾的乡亲们需要帮助,我们是警察,抢时间就是抢生命。
1999年4月:毕业时,选择高风险职业
“当特警意味着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你为什么选择特警?”考官问。“我身体好,应该为人民和国家做点事。特警所冒的风险是为了老百姓,我愿意。”来自湖南株洲的农民子弟谭纪雄的回答,如同家乡的大山般朴实。
1999年4月,武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在武汉体院招警,学业优秀的谭纪雄作出了人生重大的抉择——当特警。
百米短跑速度10秒9,跳远距离7.1米,爆发力、弹跳力、柔韧性惊人,各科成绩最低85分。谭纪雄在武汉体育学院的四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羡慕的成绩。
特警队招警条件之一是必须会搏击。身体条件突出但毫无搏击基础,谭纪雄不符合特警选才的标准。面试合格,实战考核难过。3个月后,谭纪雄必须参加自由搏击,且要连续打倒3人。
280余名面试合格者中,只有12人能入选特警队。“我真的很想当特警,你帮帮我。”谭纪雄拜师学校散打队号称“南拳王”的同学张琳琅。3个月后,谭纪雄在自由搏击中连闯“三关”成功,成为12名入选者中唯一一名非搏击专业的学生。
声音
“一般人要练习散打2年至3年,才能做到,而谭纪雄只用了3个月。”如今已是谭纪雄战友的张琳琅说,“为了当特警,谭纪雄很执著,每天都缠着我们学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