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可信
标签:
科学民主公平正义真理原则法治尊严独立人生 |
|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8日公布了“三公经费”账单。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务接待费方面,住建部少得“可怜”,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在已公布“三公经费”的各部门中,去年接待费最高的是中国科学院,达9995.5万元。(7月19日《新京报》) 部门招待费的高低,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同为中央部门,差距为什么就这么大?26万的数字低得让人无法相信,要知道,纳入住建部“三公经费”预算的共包括13个单位,意即每一个单位的招待费只有两万元,在北京这样高消费的地方,也就相当于几顿饭钱;至于9995万,又高得有些离谱,有人算过,如果按天数计算,平均每天要花27万元,跟住建部全年的用度差不多。 “三公经费”的陆续公布,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场公众“竞猜”。对于各部门公布的数字,多数公众并没有多少概念,除非对比之下显得特别离奇,才会引起关注。在信息并不对等的情况下,如同“达芬奇密码”一样的数据,让人找不到破解之法。数据摆在那里,不知真假,无从考究,这才有了数据无论高低都让人难以置信的尴尬。 态度决定一切。“三公经费”公布缺的恰恰是态度,即便在国务院“时间表”下,超期半月有余,依然有超七成的单位“有令不行”;专家辩解说是因为存在“技术难题”,因为要重新进行“公车之类的基础资料校核”,所以“耗费了时日”,言下之意是“为数据真实性负责”。但专家可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的部门能在规定时间内公布,有的却做不到,难不成先期公布的单位很“草率”,这岂不自相矛盾? 连基本的时间都无法保证,至于公布的数据的真实性就更值得怀疑,因为中央部门的态度确实让人很不放心。在没有标准作参考,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情况下,外界根本无力也无法去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如同一张医疗检查单,没有一定的指标范围作参考,患者就无法作为合理判断,有无问题还得靠医生说话。面对枯燥的数字,公众无法判断真伪,便只好自行猜测。对于招待费的一高一低,网友推测因为住建部是强势部门,上门相求的多,招待不用自掏腰包,所以有钱也花不出去;而科学院是清水衙门,加上摊子大,用的都是自己的钱,所以就多。推论有理无理不好判断,但无以“解惑释疑”的政务公开,无疑还需要完善。 公开并不是最终目的,“三公消费”公开如果只有目标任务而无保障措施,就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在游戏规则上,不公布怎么办,公布不及时又如何,公布的数据失真又怎样……这些问题不回答,公开就还停留在很粗疏的阶段,大大影响可监督性。“三公消费”的公开难题,不在于缺乏法理基础,关键在制度保障。政务公开是政府的法定义务,于法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明确的规定;于理上,纳税人才是公共财政的主人,其有权知道每一笔的支出情况。 若没有公开细则,没有责任追究,没有惩戒措施,“三公经费”账单就难以让人看懂,公众也无从监督。面对超期不公布,面对差别巨大的数据,一个更大的谜面需要“公布”,即在如此语境下,靠什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如何保障“三公”消费都是合理的?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达到公开的目的。 京华时报7月19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昨天公布“三公经费”账单。值得注意的是,住建部在公务接待费方面,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据记者统计,在已公布“三公经费”的各部门中,去年接待费最高的是中国科学院,达9995.5万元,其次为农业部,达3655.68万元,最低的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仅为5.84万元。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去年“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今年预算数比去年减少3.76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最少,仅184.23万元。去年,国家计生委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70.5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93.7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62.96万元。除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车辆增加而增加运行费支出5.71万元外,其余两项支出均未超过当年预算。 国家各部委交出的账单,看得我真是头晕脑胀,这钱花的真叫个出乎意料,莫非上层建筑就是和普通百姓思维不一样的?中科院,我们一直以为那是科学产生的地方,如果科研经费添置设备仪器做试验花上个100亿元都不会置疑,那是应该花的,没有这些投入研究,怎么会有科研成果出来?但是一个中科院,接待费一年花上9995万元,一天合到27万多的吃饭钱,真是不可思议的! 中科院的不是开饭店的,不放精力去搞研究,成天就做那儿吃啊?一天就吃上27万元,敬坛使者也没各位大科学家能吃!难怪我国难见什么举世瞩目的科学成果,科学家们都是饿死鬼投胎,净在那儿大吃大喝没功夫搞研究了!前段时间中科院增选院士,好多高官和高管入围提名,当时还很奇怪来着,现在看看这份交出的账单,豁然什么都明白了,中科院它改性质了,不是产生科学家的摇篮,那是美食家的盛地。 附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5/15/12105547_611n.jpg 点评:陕西镇坪贫苦农民在大巴山林区冒死拍到野生华南虎照片,得到2万元“奖金”,只因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科学家”大嘴一抹,抛出了一个荒诞不经的“大叶子”理论;屁股一拍,炮制了一张丑陋无比的“年画虎”证据,并由此发动了一场谣言惑众、乌烟瘴气的“打虎运动”,而前前后后要吃4年暗无天日的官司...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