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照五说 3

(2010-09-17 16:06:09)
标签:

杂谈

                

 

                          虎照五说

 

                      《瞪眼说》

 

                                                                (2008-02-17 03:03:20)
虎照五说 <wbr>3

   本文要点:两张照片中虎体的差异仅存在于虎首周围。

 

照片的动画对比法与医务工作广泛采用的x光片对比法原理相同。也就是在照片切换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照片中哪些地方是完全相同的,哪些地方则发生了改变。相较于在看片箱上进行的x光片对比而言,在电脑中进行的照片动画对比,不仅更加直观,而且精度更高、结论更可靠。因此在分析照片异同的工作中,动画对比法堪称是最佳选择。

    但普通照片与固定位置固定参数拍摄的x光胶片有所不同,因为在照片的拍摄过程中,拍摄的参数、位置和角度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变化。所以,照片动画对比建立的前提一是要有相同、相近的拍摄参数和角度,二是要有可靠的吻合参照物。

 
 在周正龙所拍虎照中,25号、26号照片成为动画对比的绝佳素材:1、所有虎照中,该两张照片的清晰度最高;2、两张照片的拍摄间隔时间仅为两秒;3、两张照片为同一机位采用相同参数所拍,因此两张照片除了在取景水平线和相机自动对焦点上有微小差异之外成像几乎相同,完全可以在水平线差异修正后对其进行高精度的对比。
 
    对比制作说明:1、制作软件 Adobe Photoshop CS3 Extended;2、由于数码照片在该软件中可以进行任意的变形,所以在图片处理过程中锁定了原始照片的纵横比,以免丧失对比的真实性;3、水平线吻合参照物选定为与老虎处于同一景深的树木和老虎头顶上的大叶子;4、对背景参照物大小、位置进行细致的吻合,直至图片切换时参照物不出现任何变化,也就是达到完全吻合为止。
 
 该动画对比与以前的对比不同之处仅在于一是锁定了原始图片的长宽比,二是吻合老虎旁边静止的参照物而非刻意去吻合老虎。
 
以下为具体的对比过程:
 
   1、图1是两张原始照片按10%比例缩小后的单帧对比效果,由于两张照片是用相同参数,在同一位置,几乎在同一时间(间隔两秒)拍摄,可以看出除了取景水平线和相机自动对焦点有微小差异之外成像几乎完全相同。

《瞪眼说》

图1

 2、图2是对照片水平线差异进行修正后的对比,两张图片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缩放就已经很好的吻合。即便图片很小,仍然可以看到远景没有出现任何动作,即达到了完全吻合。
 

《瞪眼说》

图2

 

 3、图3是用80%原始大小的老虎局部截图进行的单帧对比。可以看到看到老虎躯体的虎纹、颈部的虎纹及背部边缘都丝毫未动。老虎左前肢上虎纹比较细小,由于焦距不同,一深一浅,虽然边缘不能重叠,但中心位置却同样没有变动。但是老虎的面部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虎的右眼裂增大(瞪眼动作);右眼内眼角左下移,右面部纹理也左下移,而右耳位置没有变动,表示老虎有个吻部向左下转动的动作;但老虎的额部纹理明显上移,表明这个动作与睁眼时的额部肌肉运动相关联。 

 当然,虎头相对虎身稍靠前些,那么虎头是否与其前面那片大叶子一样,随焦距变化而扩张,从而导虎头膨张,使得眼裂增大,额部纹上移,面部纹理下移呢?注意:焦聚变化导致的虎头前面大叶的扩张是中心不变,向四周均匀扩张的,即径向扩张。但从老虎的右耳上缘可以清楚地看到,并没有发生明显移动,这表明,整个虎头的上下径没有明显扩张;额部纹理只是向上的单向移动,没有左右扩张;老虎右侧面部的纹理虽有侧向扩张,但以向下移动为主,同时从图4中的红色参照点可以看出,尽管老虎的额部纹理明显上移,但红色参考点部分的纹理却纹丝不动,因此,这些变化与树叶的径向扩张明显不同,当然,这中应当包含一些焦距变化的因素。这有力地表明,这些变化是老虎的主动的自身眼睛和面部运动造成的,是活老虎的体现。 

 

《瞪眼说》

图3 瞪眼过程cankao.gif

图4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老虎瞪眼时眼眶的大小变化不可能有那么大。由于暂时找不到同一只老虎的图片,为公平起见,将两张颜色不同的眼部照片进行去色处理,并将两张照片中的眼球横向直径锁定以后来进行对比。从图5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周正龙照片中老虎出现的瞪眼动作与现实完全相符。

 

瞪眼变化动.gif

图5

 

 4、老虎面部的变化细致复杂,图6就老虎眼眶周围的复杂运动方向做个图示供参考。为了让大家就对比中出现的变化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在ps软件中对两张照片做简单的过渡效果处理供参考。(图7)

 

1146.jpg

图6《瞪眼说》

图7

 
    拍照时间仅相差2秒,而两张照片中虎眼形状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在windows图片浏览器中对两张照片进行简单切换也能看出。上面的动画对比,只不过是让对比更加精确并让我们看清变化的细节。

   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老虎额头斑纹静动各异,上下眼皮朝不同的方向运动,两侧上眼皮白毛的
同步运动,、右侧“八字胡”斑纹的运动、虎眼睁大后“眉毛”部位的黑斑压缩,脸颊与下眼殓之间的黄色皮毛压缩,脸圈斑纹的细致联动,一切都顺理成章相辅相成。这些单向运动和双向运动的同时存在,根本就不可能用焦距变化带来的系统性的同一性变化来解释,只有老虎局部本身发生了运动变化,才能出现这种情况。

   鉴于如此明显而不争的事实,已经无需活体证据就足以无可辩驳的证明周正龙所拍老虎为活虎。
   
此外,这也证明国防科大论文中对下眼睑变化的判断是正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量刑公正
后一篇:虎照五说 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