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波再起

(2010-08-28 11:35:24)
标签:

科学

民主

公平

正义

真理

原则

调查

研究

独立

思考

杂谈

 

              风波再起

 

  陕西的邻居河南近来也惹上了嘛哒。原因是有个叫安阳的地方,发掘出了魏武帝曹操的大墓。中原大地欢腾雀跃尚未停息,质疑抨击已经铺天盖地而来。早先那些让人景仰的考古专家们无不灰头土脸,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谁都可以指着他们的鼻子吼一嗓子,“你造假,别装蒜了,赶快招了吧”!

  科学问题应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去解决。注重调查研究,注重逻辑推理,注重实物证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是前几年说过的那句话,在重大问题上将假的说成真的是可耻的,将真的说成假的是可悲的,其影响之深,危害之烈是难以想象的。现在就看地方行政当局的定力如何了,只为一己之私,只求一时安稳,屈从舆论,乱了方寸,炸开“花园口”,那么,到头来,难堪的还是自己。

  对于科学问题,依据自己的学识、经验和研究发表观点、提出质疑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但是,仅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便主观臆断,捕风捉影,信口开河,甚至妄加猜测,上纲上线,不仅于事无补,而只能将水搅浑,人心搞乱。追根溯源,华南虎照真伪科学鉴定未行而司法裁决已定,这种公权机关干预科学争论的事例,是利是害是福是祸历史总会做出公正评判的。

 

 “曹操墓”是又一个“华南虎”?“曹操墓”的真伪之争,由去年底延续到今年初,抓住牛年的尾巴,当日历翻至虎年,确实是“骑虎难下”。时至今日,真假尚无定论,但肯定与真相不远了。今天的“挺曹派”和“反曹派”,与昨日的“挺虎派”和“打虎派”极其相像。“曹操墓”的真真假假,让公众的质疑精神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质疑是一个社会的活力。除了质疑,便是对理性、常识的坚守,对人文精神的认知、呵护……这些是“曹操墓”真伪之争带来的启示,是“被挖掘”出来的社会财富。

与其说,“曹操墓”里埋着“魏武王”,倒不如说,“曹操墓”里埋着“华南虎”;与其说,“曹操墓”挖出“魏武王石碑”,倒不如说,“曹操墓”挖出“华南虎”的幽灵。有学者撰文指出,眼下围绕“曹操墓”的所谓学术争论,似乎并非出于揭示真相、捍卫真理和发扬科学精神,不过是出于利益考虑的派阀之争,各怀算盘,以考古、学术之名,行利益争夺之实,科学精神由此而沦为利益的奴婢。

“华南虎事件”我们记忆犹新。“周老虎”一面世,便遭到民众的质疑。这种质疑是公民的责任,是追求科学精神的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华南虎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绝不是华南虎的真假这么简单,从中折射出了科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折射出了伪科学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折射出了民众追问真相的朴素的科学精神需求。早有人提醒:华南虎事件像是一张检验科学精神的“试纸”,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然而,刚刚愈合的伤口,随着“曹操墓”的挖掘“不慎”撕开,流了一地的“血”。

“曹操墓”最需要“挖掘”的是科学精神,“曹操墓”要成为弄虚作假的“墓碑”。民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将继续为真相而战。法律赋予公民的这些权利是否得到维护,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关系到法制社会的进步。复旦大学考古学学者高蒙河说:“现在的考古学已经到了专家不是唯一的解读者的阶段了,权威也不再被公众所坚信。”我们不能简单地定性为“信任危机”,乐观地讲,“不迷信”就是回归理性。其实,质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的责任使然。

让真相战胜假相,唯有在强大的质疑中增强“分辨力”,在强大的舆论监督下增强“辨别力”。“曹操墓”的真伪能否真相大白,离不开进一步的质疑与监督。科学精神需要激活,需要不断“挖掘”。如果公众对“曹操墓”真伪的关注热情转化为对追求科学精神的热情,那么就是在“挖掘”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品质。(冬雪草)

 

 

 

日前,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坚持认为“曹操墓”造假。一旦曹操高陵对社会正式开放,他就会购票参观,然后起诉曹操墓造假并索赔,以此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月26日《华商报》)

河南曹操高陵挖掘以来,有关其身分真假的问题,争辩就一直针锋相对。前不久,随着“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的召开,高陵真伪又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一边是23位专家齐声打假,一边是河南方面一一反驳。至于专家论证的证据,比如《鲁潜墓志》、汉代画像石、曹操“魏武王”的称谓等等,想必草民如我者,恐怕都是一头雾水雾水一头,想分也分不清楚。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谁有理,谁也没法理。但是,尽管头绪难理,河南方面却已表态,他们将在九月份对外开放,且票价定为60元。也就是说,在一个著名历史人物的陵墓真假难辨争议尚存的时候,有关方面却要以历史的“真迹”,为GDP做出贡献了。

假如你是游客,千里迢迢来到高陵,看过之后,心里还为是真是假半信半疑,参观的价值会不会大打折扣?但是,通过学术争议的途径,目前又看不到解决的迹象,尤其在涉及巨大利益的时候,李逵李鬼真是难辨。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华南虎照”的真伪之争。当时“挺虎派”和“打虎派”,也是尖锐对立、阵营分明,甚至双方都以项上人头担保。而国家林业局和陕西林业局,也拿不出澄清舆论的权威鉴定。就在胶着、焦灼之时,陕西公安适时介入,从查处周正龙私藏枪支弹药入手,最终使虎照造假真相大白。真可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回过头来看,司法干预、平息舆论,是陕西值得称赞的政治智慧。

有了这个参照,我们自然对倪方六的“计划”报有期待。而且事实上,当一个新的考古项目发现时,有关方面只是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这就为专家的主观意见留下空隙。况且众多的专家、学者,也不大可能观念一致,标准相同。因此谁也就无法断定,专家就私心全无、杂念不生。尤其在社会诚信不大牢靠的今天,学术造假的事情时有所闻,而相关的法律裁量,历来又显得缺失。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可以挂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成了唯一依赖的法律。没准这样以来,还可以通过其他证据的发现,找到辨别真伪的试金石呢。(雷钟哲)

 

 

近日有很多媒体曝出河北籍学者闫沛东握有证明曹操墓是假的铁证,闫沛东自称已经掌握了录音证据,正在找机会公布录音,准备彻底揭穿安阳曹操墓这个“骗局”。他说,考古队宣布的出土文物——“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等石牌、画像石以及指明曹操墓方位的“鲁潜墓志”,都是在南阳一个地下造假工厂生产出来的。闫沛东说他曾偷偷潜入了那个南阳造假地下窝点

“曹墓”事件越来越扑朔迷离了,仿佛是被无形之手操纵的大剧,高潮迭起、猛料不断,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赚尽了人们的目光,也让世人陷入了迷阵之中。谁说的是真相?随着闫沛东的揭曝,“曹墓”事件再度引发热议。的确,闫沛东提供的信息堪称猛料:“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等所谓的铁证,都是在南阳一个地下造假工厂生产出来的;南阳造假者制作石牌时使用的模具,其实是一种金属槽;在南阳当地订制这样一个石牌,只要花170多块钱就行了。

报道一出,舆论哗然。真相的天平仿佛向反曹派一方倾斜,不少网友更是坚信不疑,认为“曹墓”事件比“周老虎”事件更恶劣、造假者更胆大妄为。在笔者看来,不必过于义愤,不宜轻信闫沛东的说辞,毕竟闫氏只是一家之言,且是孤证,不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关键的就是,他所说的尚未得到权威求证和科学鉴定。当然,不可轻易相信闫氏之言,并不代表他的爆料就毫无价值,就是废话一筐。

应该说,这个时候,司法部门可以介入了。究其因,“曹墓”事件已经衍化为公共事件,世人为之纠结不已。一方说造假,一方说未造假,这两种互相抵牾的说法,只能有一种结果。而无论哪一方造假,都是对社会诚信的伤害,都是对公平正义的挑战,都应该依法受到惩罚。有人说,“曹墓”事件只是单纯的学术争论,让学术的归学术。事实上,按照当前的态势,“曹墓”事件早已不只是学术讨论了,或者说超越了学术讨论的范畴,里面夹杂着商业、利益、政绩、圈子等因素,更在社会上掀起了让人莫衷一是的迷雾,基于此,司法介入才是廓清真相、找寻谁是造假者的最好方式。

一位“挺曹派”的考古学者,提醒记者注意闫沛东的身份,“这个人很神秘,他自称河北学者,而河北邯郸的一些学者长期以来坚持认为曹操墓是在河北邯郸境内!”其实,即便闫沛东果真是为利益所谋,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他的爆料属实,就足以说明那些造假者已经涉嫌触犯法律了,不能因为闫沛东坚持曹操墓在河北邯郸境内,就抹杀或无视他爆料的价值。每个公民都有对公共事件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权利,闫沛东自然不例外。当然,监督权是有边界的,如果他是恶意捏造河南安阳方面造假,是无中生有、编造虚假信息,也应依法受惩。这就更应该交由司法部门了。

想起了唐骏博士门事件中,有人如此感慨:唐骏这件事,在美国,他要辞职,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诚实;在日本,他要谢罪,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担当;在中国,他要狡辩,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无论唐骏博士门还是“曹墓”事件,自然都与我们有关系。很显然,如果不廓清真相,造假者受不到应有处罚,这就既是对造假者的纵容,也是对其他造假者的鼓励。

“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这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的一段名言。面对日炽的造假之风,公众必然无所适从,充满疑惧,社会诚信和公正必然更加危如累卵。对于那些已经引发广泛关注并涉嫌违法的公共事件,司法部门应该及时介入。如此,“曹墓”事件才能抵达真相和正义。(王石川原题:司法介入,“曹墓”事件才能抵达真相)

 

 

新华网郑州8月27日专电(记者桂娟)河南省曹操高陵考古队领队潘伟斌27日声明: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过程科学严谨,出土文物真实无疑。

  潘伟斌在声明中说,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实施的一次正常考古工作,考古发掘符合《田野考古规程》,发掘过程中多次聘请国内权威专家对考古方案、出土文物和资料进行现场研讨和论证,确保了出土文物的真实性、地层的准确性、资料的可靠性和研究的科学性。所出土的石牌、画像石等文物,出土记录清晰详实,并经过相关专家认真鉴定,确定其文物真实性无疑。

  声明说,考古队曾两次邀请国内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体质人类学专家,共同研究曹操高陵考古成果,确认安阳西高穴大墓为曹操高陵。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秦汉史学会、中国魏晋史学会的有关专家专程考察、研讨,充分肯定了安阳曹操高陵的定性。因此,“安阳西高穴大墓是曹操高陵”的结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声明说,8月21日,一些人在苏州召开“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指责考古队在曹操高陵的发掘工作中造假,并声称手中掌握有造假的所谓“铁证”。考古队希望他们尽快拿出,交由专家甄别真伪。

  潘伟斌说:“一些人利用苏州论坛,对考古队和我本人进行恶意攻击,已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影响,严重败坏了考古队和我本人的声誉。我们将诉诸法律,讨个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如其人
后一篇:众所周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