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非诚勿扰怪胎价值观节目收视率杂谈 |
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为过对象而困惑过、烦恼过?这个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碰到的问题,都有过各自不同五花八门的记忆或者回忆,有的是愉快的,有的则是痛苦的,有的是水到渠成,有的千回百转,曲折不堪。但谁又能想到能通过找对象这个过程出名呢?甚至还竞相作为特邀嘉宾被媒体炒成了红螃蟹,馋的诱人呢?这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惊讶呼?莫名乎?
说奇怪也不奇怪,以前没有出现,是因为不具备条件,比如人的价值观传统,电视不够发达,不够普及。过去人们的价值观比较传统,还都有着向上的价值追求等,而现在物质条件具备了,富裕了,电视家家都有了,思想解放了,活跃了,传统的价值观被逐渐抛弃了,价值观多元化了,社会变化快了等。也就是说这个环境条件具备了,催生出了这个现象,孕育出了这个怪胎也好,都是自然的情理之中的事了。所以说,《非诚勿扰》节目的“火爆”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目前社会一系列现象的一份子。譬如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芙蓉姐姐”现象,“兽兽门”,大嘴宋祖德考揭隐私骂人出名,众多的“**门”,都是中国这个社会急速发展变革的催生出来的怪胎。就好像你看到一个鸡竟然长了6个翅膀一样,你开始只是惊讶,没见过啊!等你了解了卖炸鸡翅的公司为了多赚钱而催生出这么一个怪胎,就不奇怪了。人家也是为了赚钱啊,有什么错吗?错倒是没错,但一只鸡鸡长了6个翅膀就是个怪胎,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就像克隆人一样,需要慎重地进行道德的探讨一样,如果鸡的世界存在和人类一样的道德伦理,恐怕也会对催生鸡长出6个翅膀的科学家进行道德审视一样。
同样,从这个角度去看《非诚勿扰》节目,就不奇怪了,包括哪些因此而莫名其妙被炒红的人,什么*诺、*咪等。电视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节目来提高收视率,增加广告费的收入,而不是好心的帮你去找对象,他们也无暇顾及去倡导什么正确的价值观,反正挣到银子都是大爷,不正是当今社会被捧为圣典的真理吗?收视率高,说明他抓住了观众的心理,也抓住了一些人想出名当演员的心理,选对了演员配合他们来表演。什么样的表演能吸引眼球,能抓住他们的目光或者耳朵就可以了,最后是抓住赞助商的银子就达到目的了。至于其他,则是次要的了。当然,观众的口味也不是那么容易迎合的,还是要动一动脑子的,下面分析一下从商业角度,非诚勿扰是如何策划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