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二)
(2009-05-19 09:23:50)
标签:
留学美国广州领事馆机场连比飞机杂谈 |
赴美途中
后来,公司因为经营的缘故要转卖给以色列一家公司,我也得到一个去美国的机会。记得去美国广州领事馆办理签证的时候,我对自己英语的底气还是很足的,等待着移民局官员用英语和我对一番。按我的考虑,如果我英语流利的话,签证通过的可能性就很大。90年代美国领事馆的拒签率很高,结果那个貌似东南亚裔的移民官就问了我一句话就给我放行了。原来我们的公司Whirlpool在美国的家电业影响非常大,拒签率很低的。我从香港乘坐美国UA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美国,当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意识到以后讲汉语的机会就很少了,未来一段时间我将不得不在英语的环境中生活了,心中充满了好奇、激动和一点点孤寂的感觉。毕竟离开自己所熟悉的语言环境,要去适应一个全新的新环境,不光是语言,而且还有文化、种族等巨大差异,心中的感受还是很复杂的。当飞机在芝加哥机场降落后,扑面而来的和国内有着巨大差异的环境气氛顿时笼罩了我,加上飞机时差的缘故,我的脑袋麻木的没有了反应。首先说是机场庞然巨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面积差不多是国内机场的10倍以上,加上周围全是被数十万辆各种小汽车所包围,我顿时有点傻眼了。当然,所有的文字标示都是英文,有一半我也不认识,毕竟内容和空调不搭界。有的就是认识也不知道在这个场合是什么意思。我突然意识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内容浩瀚如海,我以前多年积累的那一点也就是沧海一粟。机场黄肤色的人很少,更多的是白人和黑人,个个多文质彬彬,非常有涵养和礼貌。机场很大,可是给人感觉很安静,一切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让人印象深刻,我第一次充分领会到了现代化西方先进文明的巨大魅力。当我在机场问路和航空服务人员交流时,才发现自己这方面的单词很有限,连比带说半天他们才明白我要转机到纳什维尔,让平时以英语为自豪的我信心受影响不小,觉得自己很渺小,像一粒尘埃般。
工作中学习
刚到美国时,工作中涉及专业的内容我并不怕,怕的就是工作内容之外的英语交流。比如接电话让维修公司的人修理冰箱等之类的交流,田纳西的人方言很重,他们自己不觉得,也不会顾及我们的英语水平,叽里呱啦一大堆说,我听得茫茫然,只是拼命抓住几个单词就结束了,当对方问我答案时,我尴尬地不停地让对方重复内容,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对的。美国人还算有耐心,但他们大多不了解中国人的水平,以为我们应该至少像非洲人能听明白吧? 也不了解中国人都是哑巴英语居多,也没有到过中国, 也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我这个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学习受害者明白。那时候我特别紧张听电话,铃声一响我的心就提了起来,如果是听错了,给工作造成失误,后果不堪设想的。
然后就是平时出去买衣服,去银行,去邮局等,都是有固定的专业词汇,刚开始都是词不达意,用词特不准确。弄得美国人听得一脸茫然,我自己脸红了半天,学了这么多年,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白痴。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半年左右,才有所好转。我心想,这下我的英语总算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