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二十年后我们来相会(续八)

(2008-10-08 17:06:04)
标签:

13日

晚宴

谭老二

大屏幕

美国

视频

边缘人

杂谈

                           视频谭力

 

    除了少数还可以继续青岛之旅的同学外,对于参加聚会的大多数人来说,13日在东营宾馆的宴会的确是最后的晚宴。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大约有16人左右要去青岛参观新的校区,而大部分人因种种原因就要在14号早晨与大家作别,回家和亲朋共度仲秋佳节去了,因而这次晚宴显得弥足珍贵。

    参加聚会之前,我设法和远在美国的谭力取得了联系,告知他我们20年聚会的消息。谭力说他老婆刚生了孩子,仅4个月大,他要帮着带孩子,实在离不开。我和谭力在美国时经常通电话,但没有见面的机会。他那时在波士顿工作,爱人则在哈佛大学作医学研究,我则在南部的乔治亚上学,距离较远。美国的手机费非常便宜,周末和周一至周五晚上9点至早上6点间长途通话全部免费,就是打到国内的电话卡也仅1美分左右/分钟。究其原因是自由竞争的法律消灭了行业垄断,电讯业充分竞争,使得移动通话业2000年就迅速繁荣,而普通人也尽享其成果。比较而言,国内由于人为的垄断和门槛限制,通话费比美国要贵很多,相对于平均收入低得可怜的普通民众,支出要大得多,此是闲话不赘述了。后来我们两个商量说到时候大家晚宴的时候,想方设法给谭力来一个远洋视频,借这么多同学在一起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和他说几句话,借现代科技的手段分享同学聚会的快乐。我一到学校后,就和玲玲商量着手做准备此事, 怕他失望。。好在现在的手提电脑和网络通讯都很发达,我们选的东营宾馆不但有网线,而且有大屏幕可以放大谭力的视频形象,这样大家都可以看到并能听到他的讲话。

    晚宴开始没有多久,约定8点钟到了(谭力所在的三藩市则是凌晨5点钟),终于和谭力用我女儿的QQ号联络上了(他用的号码是我借用女儿的,为此还挨了女儿一顿数落)。此时正是大家品尝完螃蟹,举杯共饮的时候,谭老二(谭力的外号)的大脑袋突然出现在大屏幕上,引起了同学一阵的惊呼!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这个节目,另一方面确实是很多人毕业后再也没有见过谭老二,突然大家以这种方式在这个时刻见面,感到既稀奇又惊讶。谭力来自新疆,为人心胸开阔就像新疆广袤的戈壁沙漠一样随和大度,在班里人缘极好,很多人都很想念他。这时就看见正在喝酒的众人脑袋一齐转向了大屏幕,刚好这边视频的镜头朝向整个宴会的大厅,给谭力来了个全景图,屏幕上的谭力也兴奋异常。对于谭力来讲,和大多数人是20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加上镜头不是很清楚,那种巨大的诧异感自然更加的强烈,刚开始有许多人他的确认不出来了。于是,整个晚宴分成了两个主题:一部分抓紧时间和同学干杯告别,而另一部分人依次三三俩俩地和谭力去视频通话。很多女同学和谭力开玩笑说让他猜测她们的名字,而后又骂他在USA把洋美女看多了,忘记了老同学了云云。谭力则继续展示他一贯百骂不恼的笑容,亲热地和同学一个一个地叙说着别离后的故事。他还高兴地把尚在梦里的夫人和孩子都叫醒了,和大家见了个面。刘明原来和谭力关系比较好,二人都喜欢体育,特别是足球。结果有点发福的刘明让他猜的时候,谭力竟然几次都猜错了,把刘明气得鼻子差点歪了,干脆扭头走了不理老二了。就这样,这种特别的视频聚会一直持续到了晚宴快要结束,谭力几乎和每一个人都聊了个遍,依然兴犹未尽,说反正他也睡不着了,索性就聊吧!因为后面的安排要大家集体唱歌,要借用屏幕,才不得不劝说他终止视频。他才不得不忍痛割爱,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视频。

    过后谭力还专门为此感谢我的努力,让他憋在心里20多年的思念之情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得以宣泄,是他几年来最高兴的一天。我同样也为他的收获而高兴,因为我太理解他的心情了。毕业后分到渤海公司,后来自己辞职,经过努力上了个MBA,在外企工作了多年。认识了现在的夫人后,辗转来到了美国求发展,为了能找个工作,35岁的他又不得不上了个计算机硕士。计算机本不是他的特长,年龄关系他的文凭拿的很吃力。谁想毕业后9.11事件爆发,IT泡沫破灭,他的文凭基本失去效用。不得已又作回老本行搞财务管理,仅够维持生存而已。所幸的是他夫人得以学以致用,工作得还比较顺利。谭力为了家庭的团聚,不得不在那里维持着,心情算不上畅快。加上在异国他乡,脱离母体的游子的孤独感一直困扰着他,使他一度有回来发展的想法。但是,很多无奈的因素,他还是留在那里继续生活。类似他这样的命运的海外学生我见得实在是太多了,比起国内的同学,他们往往付出了加倍了艰辛和努力,而所得到的满足感往往则很小,特别是精神层面上的。巨大的文化差异和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那种失落感是每一个中国人摆脱不掉的阴影。就这样还被国内的人羡慕得不得了,岂不知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品尝,真是有苦还说不出来,或者是不原意说吧。虽说有的人加入美国很多年,也成了公民,但是还是没有那种归属感,一方面是肤色的差异,要融入美国这个白人至上的社会难度太大,另一方面是精神文化的融合难度太大。在中西文化这两种风格迥异的氛围里,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边缘人。

    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有的同学和在纽约的许肇雄用电话联系上了。那几天正直纽约的金融风暴洪水滔天,在美国以IT为生的他也淋了全身透。他所在的雷曼兄弟投资公司这个百年老店被迫宣告破产,危巢之下岂有安卵,他也失去了工作,正在为明天的生计而发愁呢…

毕业二十年后我们来相会(续八)

 视频中的同学谭力

毕业二十年后我们来相会(续八)

刘老师和谭力在视频交谈,旁边大个子是原篮球运动员朱业福

毕业二十年后我们来相会(续八)

梁潘荣、赵春菊和谭力在视频交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