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课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2013-09-30 12:24:54)
标签:

教育

分类: 已发表的文章

说课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说课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预计课的效果、场地器材和课的特色等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包括很多知识点。我们知道说课有时间限制,一般为20分钟,其中还要留出5分钟答辩,实际说课时间只有15分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把课说清楚呢?如果我们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再说面面俱到的说课,虽然说者很辛苦,但同行抓不住重点,效果也不会好。因此,笔者认为说课要详略得当。

一、说教材分析要详略得当

    教材分析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它包括教材的选编理由、教材的特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技术分析和教材的处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教材分析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详略得当。笔者认为,对于教材处理要详细说,而其他方面可以不说,因为其他方面书上有,同行自己会看,而教材处理最能反映教师分析教材和加工教材的能力。教材处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什么”,即用教材教什么。众所周知,教材具有很多功能,如传承运动文化,发展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等。面对教材的诸多价值,我们该侧重哪一方面呢?笔者认为教师要详细地阐述清楚。而要阐述清楚需把握教材的类型。毛振明教授将教材分为四类(精学类、粗学类、锻炼类、介绍类),针对每一类教材都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比如精学类教材,因为学生喜欢,场地允许,教师能教,因此安排的课时多,教得比较细,而介绍类教材,因为没有必要掌握,但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或体验。如蹲踞式起跑属于介绍类教材,我们用蹲踞式起跑主要发展学生的快速起动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先简单地介绍蹲踞式起跑的有关知识,然后组织学生体验蹲踞式起跑,最后则安排大量的不同姿势起跑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起动能力。二是教材单元的处理,这里要说清楚教材单元的设计及理由,本课是单元第几次课?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不一样。有很多教师在说课时忘记这点,导致同行反复地猜测,效果自然不好。

二、说学情分析要详略得当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体育教学与打仗一样,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对学情进行认真分析。笔者认为,完整的学情分析包括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学习特点、学生技能现实起点、学生的差异以及学生面对教材时的心理状态等进行分析。但具体到某个教材,学情分析不必面面俱到,对于大家了解的学情可不说,比如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学习特点、任教班级的基本情况等。当然,这些基本情况教师要知道,而且要充分了解。而针对某个教材的特殊学情,则要详细地说明。特殊学情是指与上课教材有关的学情,它具有独特性。特殊学情包括学生技能、身体素质和学习态度的现实起点,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学习教材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技术、心理等方面)及预防措施等。

    下面是某教师在《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一课的学情分析:

    课前了解到执教班级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双杠支撑摆动,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针对部分难以完成动作的学生,我采用降低目标,降低难度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加强鼓励和保护与帮助,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针对接受能力快的学生,我采用提高目标,增加难度,满足“挑难”心理,但达成目标后安排其做保护与帮助者和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以缩小快慢差距,保证整体教学进度的实现。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本次课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有:(1)推手换握时机不对。采用俯撑地上推手换握练习纠正;(2)以髋为轴摆动。采用正误对示范明确动作技术,练习时语言提示直臂顶肩,以肩为轴摆动,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增加摆幅进行纠正。

一般的学情同行比较了解。该案例没有对学生的一般学情进行分析,而是对本课特殊的学情进行了阐述,扩大了同行的视野,利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教学重难点要详略得当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说重难点时只是简单地介绍重难点,没有详细地阐述确定重难点的理由。笔者认为,说重难点重要,但阐述重难点确定的依据更重要。所谓重点,是指在一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着重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所谓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重点的依据可以从重要技术环节或细节去判断。学习难点的依据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学生没有技术基础或者技术基础很薄弱;(2)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3)学习技术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储备不足;(4)技术复杂、综合性强。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特点的内容,都可能成为教学的难点。

  下面是笔者在《横箱分腿腾跃》一课的说重、难点:

 重点:踏跳有力、高提臀,大分腿。

难点:顶肩推手的时机(肩在支点垂直面前推手)。

重点的依据:横跳箱相比山羊横面比较宽,如果不高提臀、大分腿,学生就过不了横跳箱,而要做到高提臀就需要踏跳有力,使身体重心升高,因此,“踏跳有力、高提臀、大分腿”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的依据:由于学生肩带、上肢力量比较差,再加上助跑速度快,向前跳力量大,支撑反作用力大,因此,顶肩推手的时机不对(一般比较慢)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也是本课的难点。

  该案例不仅准确定位了重点和难点,而且阐述了确定重、难点的依据,使教师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说教学流程要详略得当

    在体育说课中,“详细说”不仅要具体地讲解怎么做,而且要阐述依据和意图,“简略说”一般概括介绍一带而过。目前,教师说教学流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详略不当,表现在准备部分、结束部分说得详细,基本部分说得简单。二是“平均说”。即各个部分都说,没有重点。笔者认为教学流程详略得当应注意三点:(1)主教材详细说,辅教材、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略说。因为,一节课的重点是主教材的教学,所以,我们必须花大量时间去说;(2)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中的亮点要详细说。如有特点的导入和放松,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而设计的铺垫练习,等等;(3)围绕目标、突破重、难点的步骤、手段详细说,其他步骤和手段略说。比如,在《正面双手传球》单元第一次课,面对本课的难点---持球,我采用传“火球”进行突破,比较新颖,同行也想借鉴。如果简单地说:我采用传“火球”纠正。这样说的效果较差,因为同行只知道有这种方法,至于如何运用则不了解。如果详细地说:同学们,你们把排球看成是“火球”,如果“火球”在手指上停留的时间过长会烫着手指。因此我们要快速传球。这样同行不仅知道解决难点的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