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新解之——“女为悦己者容”还是“女为己悦者容”
(2009-10-16 23:13:54)
标签:
文化 |
分类: 雷之吼*评论 |
《战国策》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雠矣。
司马迁《报任安书》曰: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无论“士”是为“知己者”去死,还是被“知己者”所用,都是在说一个有益的问题,只古语中的“士”只是在说男性,而在如今,无论男女都会为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去心甘情愿的付出,而女子却是否会为“悦己者”而妆扮呢?
换作古代,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也绝非全部,而在今天,让一个女生为了“悦己者”而妆扮自己,行,除非这个女生对这个“悦己者”也有好感。
然而,《礼记》要求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谈及感情却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嫁出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封建思想统治下的社会,作为一个女子,则一生没有自己去喜欢的权力,可见其地位之低下。其女子即便是“为己悦者容”也不能让旁人知晓,否则便视为不贞。
如今,男女平等已经作为每个人心中最基本的原则,任何人都有权力去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在这个前提下,虽然不会有哪个女孩子随便把喜欢一个人挂在嘴边,但真若喜欢却也不怕为人所知,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何须遮掩?
话题回到这句古语上,女子究竟愿意“为悦己者容”还是“为己悦者容”?许多女生也许嘴上会说是前者,然而我相信,她们心目中都觉得必然是“为己悦者”而妆扮。
我们时常极其容易发现一个女孩有心上人了,除了因为开始张口闭口提及一个人的名字,时常发呆和傻笑,还学会打扮自己了。大家都会说,恋爱中的女孩最美丽,因为她得到了爱情的滋润,她会开始注意打扮自己,时刻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当一个女孩子失恋的时候,她便不再细心的打扮自己,时常妆容显得更加随意。每个人心里都会明白这是为什么。暗恋某个男生的女孩细心打扮自己,是为了让心上人注意到自己,她是为了心上人而打扮的。恋爱中的女孩打扮自己,同样也是为了心上人,让自己的男朋友永远喜欢的是最漂亮的自己。有人表示反对,说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是为了出去的时候不让男朋友丢脸,你看,说来说去,却都还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不管是为了让心上人更喜欢自己还是为了让心上人出去不丢脸,心上人永远都是恋爱中女子的核心。再说说失恋的女孩子,她们变得不爱打扮,是因为自己喜欢的人已经不在身边了,打扮了给谁看?再漂亮的打扮也已然没有意义,除非她已经打算再找一个,所有要打扮的漂漂亮亮来吸引别人的注意,这就又回到了第一种情况。
“女为悦己者容”,从字面解释,“女”必然是在代指所有的女子,“悦”是喜欢的意思,“容”愿意是容貌,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所有解释为妆扮容貌,所以句子便可解释为“女子为了喜欢自己的人而妆容打扮”,至少在古代便是这个解释,而在今天,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女子为了自己喜欢的人而打扮”,但是反过来把这句翻译成古语,便成了“女为己悦者容”。
“女为己悦者容”,在今天成立,放在古代,则不成立。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女孩子只会为自己喜欢的人去打扮,至于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他们怎么看待自己她们才不关心,他们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事不关己,在女孩子心里,关注的只是自己喜欢的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才是最重要的。所有女孩子大多会喜欢有耐心的男生,因为可以等待她化妆的时间,而男生也应该要了解到,女孩子不是愿意让你等,而是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回来见你,她们不喜欢在你心里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所以一个男生想要和自己喜欢的女孩长久的相处下去,首先就必须要学会等待。
这里讨论了许久女子是“为悦己者容”还是“为己悦者容”的问题,并不是证明那句话对,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两个说法都没有问题,但同时又可以证明一个问题,女人在社会的地位问题。
这本不是个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女人在古代是没有地位的,而在现代,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封建思想被一系列先进的思想所替代之后,女人的地位一直逐步上升,甚至在某些特定时刻,女人的地位高过男人,当然,这不是重点,而是通过一些细节来看到整个历史的变迁。
在《论语·阳货》中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且不管孔子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提出了这样一句话,也不管孔子这句话是针对的哪一类“女子”,然这句话在后来的“儒之大者”们解释成了“女子”与“小人”是一路货色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自那之后女人的地位便是一路下降,于是要求女子的“三从四德”,还有什么“贞节牌坊”什么什么的,她们不再有选择的权力,连喜欢的权力都被剥夺了,这这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下让人们承认女子打扮是为了“己悦者”?试想,一户普通家户女子在嫁人之后,除了每日必须的梳妆打扮外,还使用胭脂水粉一类,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女人是不是要出去勾引别人。
话再回到“悦己者”和“己悦者”的问题,或许在古代,连傻子都知道一个女子打扮自己是为了“己悦者”,但是他们都不会承认,因为一旦承认,便是承认了女子有自己喜欢人的权力,这与他们所宣扬的言论是违背的,所以,在那个时代,女子只能为“悦己者”去打扮,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女人,可以被人喜欢,被人欣赏甚至被人仰慕,但是你也绝对不能去喜欢别人,否则便是违反了“三从四德”之道,不仅要为人所不耻,甚至还可能被行刑。
幸而现在不是那个男女不平等的时代,否则按照现在许多女孩子的做法,只怕早已被拉去用了刑。至于关于女子是“为悦己者容”还是“为己悦者容”的讨论,其实本身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意义,这只是一场落后与先进的讨论,胜负不言自明,而这场讨论真正想关注的,却是历史变迁时所发生的改变,和社会变化于人、于物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