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被查出肝癌后的奇异旅程(下部)宣新亮

标签:
文学自创情感旅游图片 |
分类: 小说 |
千人万面,每一位食客就是一本立体的书,这本书的每一章每一页,都真实地记录着他独特的人生阅历和绝不相同的人生故事。
他们老俩口在坡月村住了有半年多,访遍了全巴马县的瑶族和苗族有名老中医,每天去百魔洞里静坐一会儿喝几口山泉。
在坡月乡的弄追屯,屯口的那对古老的雌雄古榕树,被当地人尊称为情侣长寿树。这两颗古树从外观上就可看出明显的区别,己有一百八十年树龄的雄树树叶呈浅绿色,一百二十年的雌榕树的树叶呈深绿色。这两棵古榕树隔路相望而生,并肩而长,它们就像一对长寿的老恋人一样每日相望,相互扶持陪伴拥抱着度过它们的一生。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雷电,雪冰霜露的摧残考验后,它们仍能顽强地生长得如此庞大和茂盛。现在它们的树冠上的枝叶,己交织缠绕在一起难解难分,早已都分不清你我了。
这里没有眼泪,没有忧愁悲伤,也看不到丝丝绝望。在大街小巷逛街和散步的人们中,在爬山的路途和晨练的人们脸上,很少看到愁眉苦脸的人们,即使是脑血栓后的病人颠簸着双脚,握着拐杖或在老伴的掺扶陪伴下坐在轮椅上缓慢地前行,脸上依然还是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病魔和命运坚韧不懈的抗争精神,他们的身影就像这百魔洞前,弄追屯屯口的一百二十年和一百八十年的那对情侣古榕树一样相互掺扶陪伴一生。

你别说,在广西巴马的这半年时间里,喝过十三位当地有名老中医的汤药后,又在当地的富氧高磁山泉小分子水对身体极有益的优良环境下,洪老爷子气色也慢慢有所好转,后背发生疼痛的次数也比从前间隔时间稍久些,疼痛的强度也降到了洪老爷子可以忍受的程度了。在病情稍见缓解的鼓舞下,他们老俩口又先后去了广东贵州和云南,在这三省期间接着又是边访名医边喝汤药,一边治病疗养一边旅行,欣赏如画的风景和不同民族人的风土人情和习俗,吃风味各异的饭菜住不同色彩格调的民居,这样又陆续治病疗养了一年多,出发时带来的六十万元已经花完,就打电话让小女儿给他们再汇三十万元。
老夫妻俩轮换着开车走川藏线又进了西藏,先去了然乌湖,然乌湖的大山与水中的倒影相似如真甚至都达到了无法辨别的程度。这里仿佛是人间与仙界同框,想想在洪老爷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其就像这照片中的倒影一样,现实与梦想同框相映,真的是让他们老俩口分不清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景色中。
他俩一路奔向拉萨,路过观赏了庄严秀美的米堆冰川,穿过雪山和帕隆藏布江围绕如山水画中的波密,又在被称为西藏最美江南水乡鲁朗风景区内,住在藏族民宿白玛乔家庭旅馆,这里的云雾飘绕在雪山与江水之间,精美的庭院和山水云相溶相映真得是美如仙境。
他们夫妻俩顺利平安到达了拉萨,拜访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八廓街,怀着一颗感恩上苍之心,感受着重获新生的身体和生命带来的惊喜和欢愉,尽情地享受欣赏着西藏那绝美山水,都能感受到那在身边在手指间分秒都在流动着的时光。
老俩口在西藏治病疗养旅行了两个多月后,心满意足地由青藏线返回河北,那时小女儿汇给他们的三十万元也快要花完了。老俩口到石家庄后,就又去石家庄医院拜会在内科当主任教授的老周同学进行全面身体复查。
当老周同学在两年半后再重见到红光满面的洪老爷子顿时感到非常惊讶,忙问他这两年半是怎么熬过来的?洪老爷子就把这两年半的经历都告诉了老周同学。老周同学又看了在医院复查各种化验结果和报告后,当初检查洪老爷子发现的肝癌病灶已经形成钙化斑点,肝病已基本痊愈,这检查结果连当了多年内科当主任教授的老周同学都感到不可思议。老友问他索要治病药方偏方,说他得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洪老爷子的妻子拿出那个救过他丈夫命的小木盒,内存有五十八张药方偏方。这些药方都是瑶族、苗族、壮族、藏族等当地不同民族有名望的医生分别开出的药方。那些药方上有着很多种特殊符号和多种文字。这对洪老爷子来说就像天书一样难懂,他也不知道是那几个药方还是那几位中草药治好了他的病,或者是中药与当地的空气、水、土、环境共同起到了治病疗养康复的作用。他就把珍藏的救命药方全给了老周同学,老周同学拿到后如获至宝,他打算今后会慢慢仔细地潜心研究这些珍贵的药方和药理作用。
洪老爷子与在石家庄医院内科当主任教授的老周同学告别时说:“多谢老同学对我的病情直言相告,使我在心理和精神上有了充分的准备,才敢想去用命一搏,没想到得到了这样出乎预料的元满结果。”
老周同学回答他道:“别谢我,谢你的夫人吧,是她在你危难时与你相伴相守照顾着你!也感谢你自己吧,你有敢于面对生死放手一搏的勇气和胆量,这是老天对你的恩赐与回报!回去好好再活二十年吧!。”
洪老爷子眼里露出充满感激且又不舍的告别神情,双手紧握着老周同学的手开玩笑地说道:“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那还怕继续活着吗?”
梅姐听完老薛讲完这真实发生在他老家乡村洪老爷子身上的故事后,她沉默了好一会才醒过神来,她真的是被老薛讲的故事深深地被感动到了!
梅姐在心里反复琢磨着洪老爷子那句话:“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那还怕继续活着吗?”这真的是一句很有哲理又使人震惊的实话!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由之路,只不过是过程有长短,顺序有先后而已。如果一个人真实地经历过生与死的大劫大坎之后,就会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重新获得再生后会更加珍惜眼前的光阴和相伴在身边的亲人和知己老友!
注1;欢迎老友们继续关注下文:系列纪实短小说(三)《清空六十而六十重生》
注2;本文一部分照片是由张兴慈和微信名《老鲍顽童》鲍老师拍摄,其余照片是由本人拍摄。
2023年8月6日初稿于威海图书馆
2023年8月20日完稿于威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