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湾晨泳
宣新亮
七月十四日,我和朋友来到了久已向往的宜居养老滨海山城威海市避暑旅行三个月。说起威海市名称的由来,那还得从明朝永乐元年说起。
明代海防有四大卫。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威海卫居第二,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明永乐元年筑城。中国近代著名的甲午海战,就发生在威海湾周围,就发生在威海湾的门户刘公岛和日岛之上。因此说威海市,即有着古老的历史与辉煌,也是一座正在快速建设与发展,美丽整洁而又年轻时尚,且充满了激情与机遇的现代化年轻城市。
刘公岛和日岛与威海大陆围成了辽阔的威海湾,这是大自然对山城威海人宏大且永久的恩赐和福份。
刘公岛和日岛就像是两尊威武庄严的守护神,挡住了外海的狂风巨浪,日夜守护着威海湾的风平浪静与祥和安宁,世代守护着威海湾里那一片片,一处处天然优良的沙滩海水浴场,为在威海湾里居住的人们提供食物及生活机会,也为来这里观海游玩的外来旅行的人们提供了碧蓝透明的天然海水浴场、蓝天、白云、碧海、雕塑、绿草红花和霓虹灯,周边还有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展览馆与之相连。
到威海的第一个月里,由于正处浓夏天气炎热,每天早五点晚五点去海里游泳两次,每次近一个小时,到了八月下旬天气稍凉,就改为早晨五点晨泳,晚上五点在观海大道上快走五公里锻炼身体。
在威海湾里游泳,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在海水中见到自由游动的活水母,往往在下雨前后的近海沙滩浅水处,经常会在海水中看到和手脚触碰到小水母。水母头顶着园润光滑又厚实的一顶硕大的伞,大伞上还有四个闪着莹光,随时在变换着颜色的大园圈,就像是四个大眼睛一样引人注目。
刚开始在海里游泳,身旁的人就好意的提醒我,水母会蛰伤人,有的人是过敏性皮肤,被蛰后严重的还会住院的。我听后就对水母产生了恐惧感,在游泳时触碰到水母就会手忙脚乱,紧张地不能正常游泳了。但在游泳中多次碰到并被蛰过后,我的身体也渐渐地对小水母产生了免疫力,不再红痛烧痒难受了。其实水母就跟带刺美丽的玫瑰花和漂亮的姑娘一样,只要你尊重并温柔地对待它,而不是粗鲁地触碰它。它就不会蛰伤你。游泳时间长了,慢慢也就适应了。水母是海水里的原住民,而我们只不过是这片海域里一个怱忽而过的外来者。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并适应同生共存,慢慢地我们就会由恐惧转为欣赏与相伴而游。当我蛙泳时再遇到水母时,就会用手慢慢地推拨开它,当仰泳时碰到水母,我会侧泳欣赏它,并与它伴游稍稍休息一会儿。
清晨五点,我拎着游泳用的泳帽泳镜和桔红色的保险充气浮漂(人们俗称跟屁虫),还拎着冲洗用的一小桶淡水,,从我住的威海环翠区戚家庄小区,沿着即墨路向威海公园的威海湾海边走去。前行的路上不时还能看到穿着桔红色工服的环卫工人,早早地正在打扫着路边的落叶和卫生。
平日里最繁忙的威海湾南北向的滨海中路上,白天人流车流拥挤着往复不停流动。而早晨五点的马路上,车影难寻,只有我独自一人行走在空旷洁净的滨海中路的马路上,偶而还会碰到几位晨练的年轻人从身边奔跑而过。
往远看去,只有前方路口的红绿灯,仍然不知疲倦地由红变绿,又由绿转红地不停闪烁着,默默陪伴目送着我前行。
当我来到与当地人称为大镜框的雕塑相距不到百米的海滩,低头看到近岸的海水清亮透明,透过海水可看到黄色的沙滩,绿色的苔藓卵石,深紫色的海草,五彩的小海星和正在爬行的小螃蟹。
抬头望去,像镜面一样平静的海面上飘散着一层淡淡地薄雾,太阳还隐藏在云朵深处,只露出一丝丝金红色镶嵌在云彩的边缘处。在稍远处海面上可看到,已有早来晨泳的人们在海上游动的泳姿,他们向前挥动的手臂,黑色头的影子一会露出海面,一会又潜入海里。在他们身后留下一串渐渐淡去的波纹,只有他们身后那桔红色的充气保险浮球(俗称跟屁虫),还是红得那么鲜艳夺目。
我也换上泳裤泳帽,腰里系上跟屁虫,看着眼前平滑如镜的大海,岸边舒缓的涌浪懒散地冲击着堤岸,发出一声声极像沉睡的人发出的呼噜呼吸声,很有节律但也有点被摧眠的感觉。心里暗想,大海还在梦中沉睡未醒别惊忱她了,就掂着脚轻轻地踏入水中,游入水中尽量不发出声响,静悄悄地向着朝阳即将升起的方向,也是刘公岛与日岛之间的海面游去。
入海游泳没多远,血红的朝阳缓缓跃出云层,撒向满天五彩朝霞,如燃烧的火,似红艳的花。霞光撒入大海后,海上的清雾也慢慢散去,大海也被美艳的朝霞所唤醒,原本如镜的海面也生出涟漪微波,一层层一波波由远而近,而朝阳撒向海面上的金色霞光,在我前方的海面上形成了一串串金黄光亮的闪动光珠,在微波上不停地跳跃舞动着。我向前挥动双臂追赶着金色光珠向前奋力游去,追过一个又有一个新光珠向我招手。就这样我不停的向前游去,不知不觉间已远离海岸有近三百米之遥了,对于我来说这是第一次游得这么远,也是第一次游得这么轻松又开心。
我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游泳水平不怎么好,记得从孩童起也没正规学习过游泳姿势。从八九岁起在陕西老家黄土塬上的高干渠中自学的游泳,游蛙泳不会把头潜入水里换气,而仰泳和自由泳又不会踢水而腿姿又是蛙泳的腿姿,整个都是四不像,但好在自己在河北任丘练十公斤重的哑铃操也坚持了三年,在游泳时自己的臂力和腿劲还可以补袦也不觉得太累。
知道自己是外地人对威海湾的海况洋流还不熟悉,刚开始也不敢远游,先是在浅水处顺着岸边试游,然后跟着刚认识的本地展览馆冬泳队的游泳高手试着往远处游,慢慢地就越游越远,也越游越轻松和自信了。
费了好大的劲也没跟上展览馆冬泳队高手们的队伍,因他们实在是游得又快又好,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平静的海面上仰泳休息,等待他们游到远方后再返回时和他们的队伍一起游回岸边。
在仰泳时,看着蓝天上的白云在眼前飘飞而过,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一朵似的。海水有节律的温柔脉动着,就像小时候在母亲怀里被哄睡觉的感觉,这时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回了五十三年前的陕西武功老家塬上那高干渠河边去了。
我从小是在陕西武功高干渠那浑黄的河水里学会游泳的,但小时候跟村里稍大点孩子学游泳,目地还是为了填饱经常饿得咕咕叫的肚子才开始学的。
高干渠始建成于一九五八年与我同龄,它是引入渭河水从西流向东的人工河,用来灌溉八百里秦川上的扶风、杨陵、武功、兴平和咸阳等五县市的耕地,离我家老宅仅有不到五十米远。这条河面宽约三十多米,深有十七八米,引的是渭河水,河水经常是浑浊土黄色的。
渭河是黄河的支流,是陕西八百里秦川大粮仓的母亲河,也是周至县与武功县的界河,河南岸是周至县,河北岸是武功县。我家离渭河边也就有二十多里路程。
六九年还是文革期间,那时农田归公社生产大队所有,一个壮劳力一天十分工也就合七八分钱,年底按每家的工分分粮。每家养的鸡和下的蛋从来也舍不得吃,用来去供销社换成盐和点灯用的煤油。孩子们过生日时才能吃到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红鸡蛋。那时的孩子没零食、没玩具、没游戏也没学上(因文革期间学校也不能正常上课)
,剩下那些淘小子们在家,就找地里长的,树上结的,凡入口能吃的东西就都是他们的零食,如柿子、地瓜、包米、青麦、甚至连嫩棉桃,皂角豆等等都不放过。
什么季节找什么吃的,不用大人教小孩们心里都清楚着呢。春天上树摘榆钱槐花香椿芽,初夏烧青麦穗吃烤麦粒,夏天摸西瓜甜瓜,秋天吃嫩棉桃烧地瓜烤包米。生产队派去看瓜看秋的人通常都是各村的老人,老人大都心地仁慈,他们知道孩子们饿肚子嘴馋没啥吃的挺可怜,只要孩子们不祸害庄稼就行,对他们也就睁支眼闭支眼没那么认真管,往往看见了喊几声吓跑了也就不再追赶。

这是引渭高干渠
那时我刚十岁多,正是淘气疯玩的时侯,因为长期缺乏营养,长得又黑又瘦,饭量还特别大,农村孩子大多也都是这样的。宣村旁的河水自西向东流,由于离河近瓜地就多,种西瓜往往同时套种些甜瓜。我们会从自己住的村北河岸往西走到河的上游高村,如果遇到瓜地就跟看瓜的大爷使劲套近乎,并把从家带来的黑面蒸馍馍给大爷一个,跟大爷换几个瓜吃。看瓜的大爷都知道这三个坏小子,如果不给他们换,他们到时偷的瓜会得更多,所以往往也就摘个早熟的小西瓜或几个甜瓜(老家话叫梨瓜) 打发他们一走了事。当整个夏天过去了,周边村子河两岸的瓜地就被我们三人转过好几个来回了。

如果遇到认死理就是不换的,我们就等他午睡和吃饭没看见时,悄稍爬进瓜地,三个人往往只摘一个西瓜三四个甜瓜,多摘了也没法拿。从瓜地往外走都是很小心,从不踩坏小瓜妞妞和扯断瓜秧,因为都是农村孩子,也都知道爱惜庄稼的。
摘了瓜后就跳到河里游回到下游的宣家村或胡家村,在没人的地方抱着瓜上岸。找个背人的树荫坐下,三个人就把瓜分吃了,即使有心给母亲带一牙瓜回去也不敢,那样只会挨父亲一顿揍,因为父母决不会允许孩子在河里游泳以防溺水和偷生产队东西的。

大娘正在用棉花纺线
那时我们这群半大小子们都是穿的浑挡裤,不象现在的裤子有裤兜和前门襟,浑挡裤就是两条裤腿再加宽裤腰,穿时把腰一挽系上布腰带即可。那时家里穷,母亲和大嫂会织布,二嫂会纺线,全家大人小孩的衣服都是用母亲和嫂子们织的粗布做成的。手工织布都是当年的新棉,织出的布又厚又密又结实,布干时吸汗透气性都很好,但浸水湿透了,布纤维就迅速澎涨,间隙变小,就变得比机器织的布要稍硬更致密些,也更不容易透气。

小时候去河里游泳前,会先从家里提个大篮子(陕西老家话叫符笼)告诉母亲去给家里拔猪草去,说去河里游泳母亲肯定不让去的,因为这条河里曾经淹死过好几个人,母亲这也是为了我的安全才这么管我。我们三个淘小子到了河边,把篮子和上衣往树丛里藏好。就把各自的裤子脱下改成土救生圈,首先用布裤带的两头把两条裤腿系紧,然后把裤子在河水里浸湿,再在湿裤子外面涂一层粘手的红粘土,粘土把布缝糊得严严实实密不透气。
然后象吹气球似的把湿裤子从腰处吹胀变硬后用细麻绳系紧,两条粗壮的裤腿和大屁股形状的土式救生圈‘吹气裤’就做成了。在河里游泳时可把身子伏在‘吹气裤’的两腿间游狗刨式蛙泳,也可以把头枕在‘吹气裤’的后腰上,两手拉着系在两裤角间的布腰带两脚蹬水游仰泳。但在游泳的过程中必须边游边隔布用嘴给‘吹气裤’补充气和泼水弄湿,要不时间一长‘吹气裤’就会漏气发蔫了。

当三五个孩子套着‘吹气裤’从河上游慢悠悠地顺流而下,一个个就象在水面上倒立的粗大‘人’ 字,粗粗的‘吹气裤’两腿间夹着一颗小脑袋,前面还漂着个大西瓜。河岸上不时会有扛着农具的大人路过,向水里游泳的我们召手喊我们快上岸,我们那时的自豪与高兴劲就别提了。那时的蓝天白云,黄色的河水,绿色的西瓜,黑色的倒立充气裤和一张张红润童真的笑脸,勾勒出一副独特的陕西乡村孩子戏水的水墨画,永远留在了我这颗己逐渐变老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陕西乡村河边游泳的淘气黑娃
游泳完后凉干身上,一搓身上细细的黄土粉沫随风落下。每次游泳完,几个小朋友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先把裤子在浇地水沟内的请水中涮干净,平挂在树枝上凉晒。再用水沟内的清水,把光溜溜小身子上的黄土沫洗干净,折一些小树枝叶在树阴凉下辅好,就光不溜秋地躺下,直等到裤子晒干了穿上。然后在篮子底部用小树枝架空,拔几把猪草放在上面,显得满满的一篮子猪草才敢回家,猪草打得多不多,只有没吃饱肚子的猪最明白。
回家后吃晚饭前我都是小心翼翼地,人也比平时表现得既听话又乖巧,因为担心会有看瓜人来家向父母告状。直到吃完晚饭后看到还是没人来家告状,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随后就又跑出家门到外面疯玩去了。
当我还在仰泳作着白日梦的时候,来威海新识的朋友戚峰带着几位展览馆冬泳队的本地游泳健将们,从很远处的威海湾的深海里游过了我的身旁,向岸边游去。由于他们的游来掀起了一波小海浪,也差点让仰泳的我呛了一口海水,但同时也打断了我那白日梦中的童年回忆。我随即翻过身来,由仰泳改为侧向的蛙泳,紧跟着他们继续向岸边游回去。
来威海已经一月多了,在每天的游泳过程中,也有缘结交了几个威海本地每天一起经常游泳的朋友。

最早结识的就是微信名《一生平安》的张哥,他和我一样,都是摄影爱好者,从最早的120和135黑白胶卷相机,到在暗室冲洗放大照片,再到拍彩色胶卷相片,直到现在用数码相机和随处随时可拍照的手机,我们都一起经历过。在谈到摄影上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话题,是张哥因摄影拍照把我拉入了展览馆冬泳队群。
在展览馆冬泳队经常游泳更衣的沙滩岸边,又遇到了戚峰老弟,他具有典型的山东人特征,开郎豪爽讲义气,对人又热情。我发现,在威海湾边生活的本地人,没有人会歧视或看不起外地人,很容易就可以溶入到他们的生活圈子。
戚峰老弟一米八五的个子,皮肤黑里透红一看就知道他是常年坚持游泳的人,我看到他冬泳拍的照片,就想起我年轻上大学期间,冬季下雪天仍然穿着半神短裤坚持锻炼,在冰天雪地里长跑回来,胳膊腿的皮肤都冻麻木了,先到水房把皮肤用手搓热发红后,才回到学生宿舍换衣吃早饭。冬泳比雪天长跑更要考验人的意志和忍耐力,每年能坚持冬泳的人,尤其年龄过了五十岁后坚持下来则更加不容易,这一点我非常理解的。
戚老弟有天晚上拉我去参加他们冬泳队的晚歺聚会,通过聚会又认识了滕大哥,他也是五八年出生,与我同龄只比我大一个月。在跟他聊天中得知,他的父母都曾是军人老干部,但因为耿直不阿在文革中也受到了冲击。这一点和我的经历很相近,听说滕哥曾参加过海南岛横渡琼洲海峡之壮举,真令我佩服。滕哥退休前在单位机关工作,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男高音美声唱法,每次都是他们聚会的压轴保留节目之一。
在每天晚上游泳时,我还认识了一位名叫甜甜的漂亮小姑娘,这孩子胆大不怕水,在水里玩得自由自在活泼可爱。由于现在是放暑假期间,每次都是她爷爷带她来游泳。她爷爷也喜欢到深海里去游泳,小甜甜的爷爷看我喜欢孩子,就把在水里游泳玩耍的小甜甜托付给我看管,他自己游向深处。这时我就会让小甜甜抱住我腰上系的充气安全浮漂,她双腿后蹬学蛙泳,而我则蛙泳向前托带着她一起在浅水区一起游泳玩耍,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好像自己也年轻了十好几岁。
游完泳在往回走的路上我就在想,在前半生所吃过的苦和受过的罪,遭遇的挫折和歧视,让我体会读懂了什么是人间冷暖和人生百态,也教会了我如何识人,从别人的言谈举止和眼神中品味出友善与危险。也使我真正明白了知足与感恩,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以宽厚友善之心待人,多看长记别人的长处,以快乐阳光的心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我感恩这个飞速发展的国家和社会,以及我退休前所从事的华北石油这个行业,我为之付出了四十一年的辛勤工作以及青春理想和汗水,在退休后我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每月都能按时拿到足额的退休养老金,每年还稍有增加。每日吃穿不愁。还有点余出的闲钱可以出门旅行,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交自己愿交的朋友,写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感恩我的父母带我来到这个世界,由于文革的特殊原因在我十一岁时父母就永远的离我而去,虽说我从小就没有享受过父母呵护下的完整童年和青年。但父母还是给我留下了强壮健康的身体和自立要强坚韧的性格,使我能终生受益。
感恩我的老姐姐,在父母去世后她养育了我六年,供我上学在初二送我去华北油田工作上班。后来我又自学四年考上了大学,成家育子立业。
感谢我有缘遇到一位善良的好妻子,在我人生的最低谷时并没有弃我而去,她包容、隐忍了我的偏执、掘强、任性和容易冲动等不良个性,并为我个人执着的爱好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支持,使我们相扶互依一起走到如今。
还得感谢我有着一个自立要强且能干的好儿子,从初中、大学到上班工作直到成家,所有的决定都是由他自主决定,从没让我们为他操太多的心。
五十三年的光阴转瞬间就已逝去,想想过去的童年以及从前父母兄长们曾经所过的艰难日子,看看眼前自己和儿子过的生活,再看看自己现在每天的衣、食、住、行,这不正是在天上的父母希望我过的好日子吗?那么我还有什么不知足呢。在退休后的晚年生活里,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去细细体会亲情,品味友情,欣赏人间风情美景,享受退休后的无拘无束,自由随心、悠闲惬意的晚年生话,我心已足矣!。
注;本文中的部分照片由微信名老鲍顽童鲍老师、微信名一 生平安张弟和刘鹤大哥提供,在此深表感谢。其余照片均为本人拍摄。
2021年8月29日午草于 威海图书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