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
武功
贝加尔湖
宣新亮
一 老武功镇河滩会与苏武

陕西省武功县已把进出县城的主干道命名为苏武大道
二零一八年农历十一月初七,正是有着近四千年的悠久历史的老武功镇东河滩会(也就是庙会大集)开会的第一天,侄女雪娃开着她的摩托车带着我,迎着扑面而来冰冷的初冬寒风,在离家四十八年后,己退休了的我和大哥的二女儿去赶集上会。
说起老武功镇的东河滩会的由来,那还得从历史上的周、隋、唐、汉朝时说起。老武功镇是陕西省武功县的一个镇,面积也并不算大,而在这狭窄的方园五公里范围内,却有着众多的历史古迹,也有着周、隋、唐、汉朝至今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记载延续与传承。进入河滩会场之前的道路也曾是三千多年前的古驿道,那是在一条自上而下陡峭的峡谷中蜿蜒前行的陡坡道,古驿道两边如刀削般陡峭人马难越,只有能飞的鸟儿才能飞跃而过。拐过一道急弯后,前面不远处就可看到一座宏伟的古代城楼横立在面前,城楼上的牌扁写着《隋唐第一关》即历史上著名的美阳关,这五个雄劲有力的大字跃入眼脸,宏伟高大的城门楼由主城门洞和两个侧门洞组成。




刚进城门楼的左边,可看到依山而建的龙王庙,城门楼的右边则是岳王庙。顺着道路再前行就到了漆水河边,漆水河虽说不算是中国的著名大江大河,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延续中,在四千年前就有着浓墨重彩的史记记载。是她哺育了无数英雄与梟雄,以及世代居住在这里人们的母亲河一一漆水河就从老武功镇中间流过。它的东河滩就是河滩会的中心,也是农耕始祖后稷的教稼台(农神后稷传教农人如何种植庄稼的讲台和广场),还有唐王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的老宅和其母修行的清凉寺,以及后来唐王李世民为父母修建的报本寺塔(也有人叫报恩寺,但本是根本即渊源的意思,个人认为报本寺比报恩寺的意义更博大深远,更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在远处对面山顶上有农神后稷的母亲姜塬墓,在离此处不远还有苏武墓,那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中都学过的汉朝历史故事苏武牧羊中的苏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杰出的英雄苏武。他去世后就厚葬于山坡之上,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宏大、肃穆、寂静的苏武墓。苏武墓前厅四周的迴廊上,保存着各朝历代的君王以及名人墨客所题写的一首首令心人动情,颂杨赞美的诗篇,在向每位前来拜奠的后人们诉说着他们对苏武敬慕崇敬之情。也充满了对绵延五千年的忠、孝、节、义、廉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及苏武家族传承遗风的崇敬之意,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后辈人们以深刻地精神与思想上的启迪。
当我看到其中有一首诗写道;
过贝加尔湖
民国
于右任
东来风湿兴安岭
南去云迷杭爱山
多事来寻苏武迹
贝加湖上月儿弯

诗中提到了我非常熟悉的贝加尔湖,这就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曾在一九九四年三月到一九九七年三月的这三年间,在贝加尔湖边上的城市伊尔库次克生活的经历来了。

一九九四年时正是中国对俄罗斯民间贸易刚开放初期,当时在油田单位工作,由于自己三十六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龄,因在工作中得不到重用,有心有力而无处发挥心生郁闷,就狠下心来办了三年的停薪留职手续,一头扎进去俄罗斯去做生意当《国际倒爷》的淘金热中。
年轻时的我和跑团的朋友在火车上偶遇一位俄罗斯年轻的母亲
二 伊尔库次克与贝加尔湖
俄罗斯的远东大城市伊尔库次克市,是以大型飞机制造业发达而闻名于世的,伊尔库次克市就坐落在安加拉河的两岸,有多座大桥相连通。市内建筑规模宏伟,绿树成荫,公园、街心花园点缀其间,环境十分优美。伊尔库茨克州资源丰富,在距铁路不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大片森林,针叶林、雪松、云杉、冷杉等各种树木林林总总,繁茂丰盛。
我加入的中国满洲里带货旅游团共有二十多人,每月都要往返于俄罗斯的伊尔库次克和中国的满洲里两个城市,不停地进货卖货。每次到达伊尔库次克城市之前,都会坐火车或汽车绕行于贝加尔湖湖边,因为这是去俄罗斯远东大城市伊尔库次克的必经之路。


贝加尔湖在中国二千多年前的大汉朝时被国人称之为北海,但那已是很久远的事了。现在已是俄罗斯远东重型工业大城市伊尔库次克的所在地。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淡水湖,有着“西伯利亚明眸”之美誉。贝加尔湖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大约形成于2500万年前,周边是绵延的群山、森林和草肥水美的草原。
俄罗斯远东的大城市伊尔库次克就座落在贝加尔的湖边上。贝加尔湖有几十条入湖的河流,但只有一条流出河名叫安卡拉河,也就是到达伊尔库次克前的一个小火车站安卡拉。

俄罗斯的远东铁路就是沿着贝加尔湖的南岸绕行而过,贝加尔湖面积很大,因此中国古代把它称为北海,意思是像海一样大的湖泊。每次火车绕行贝加尔湖南岸时,都会减速慢行,因为这区间铁路弯道特别多,火车绕行也得需要半天时间呢,如果汽车绕行则需要近一天。而这一段路程只是贝加尔湖环湖总路程的十五分之一还不到呢,贝加尔湖到底有多大?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贝加尔湖是内陆淡水湖,每年的十一月底才开始结冰,来年的五月中旬厚厚的冰面才开始慢慢地溶化。由于湖水深遂湖面辽阔宏远,每天的水份蒸发量也就很大,因此贝加尔湖周边区域就相对于寒冷的北方干冷的气候要湿润的多,夏天雨水多冬天雪也就下得又多又厚。

我就曾亲眼所见,在陕西关中一带下的雪是微小粒状或很小的雪花,在空中下落较快,落到地上发散发沙。而在贝加尔湖周边的雪天,雪花会比手指甲盖还大,一片片在空中像白羽毛一样,在空中随风舞蹈着,不紧不慢地缓缓漂落而下。一片片一层层挤满了天空,使天空变得白雾茫茫。落到地上的雪很粘很臌松,脚踏上去像是踩在松软的棉花上,也不会发出很响的踩雪咯吱声。

贝加尔湖周边由于靠近北极,属于严寒地带,寒冷的冬季时间很长而温暖的夏季很短暂。每年的雨多雪大,周边的河流、湖泊、沼泽、湿地也就很多,气候相对也较湿润。周边草原的土壤肥沃饲草茂盛,都是些很好的天然牧场,非常适合于牛羊牲畜的生长和放牧。因此,在二千年前的汉朝时,贝加尔湖周边的大片牧场和土地都被匈奴王朝的铁蹄所征服,连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也被赶到了圣彼得堡以东了。
三 苏武贝加尔湖牧羊十九载
我们上小学时学过的课文是这样描写的;



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带着旌节和随从们来到匈奴,完成了外交任务后准备回国。


匈奴王突然翻脸,硬说苏武参与匈奴内乱要他认罪。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说着抽刀自尽。顿时鲜血直流,幸好被人救下。


雕刻的匈奴人石柱
匈奴王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很敬佩他,就派早已投降的汉使卫律去劝降。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骂得卫律无言以对,脸色一会儿通红,一会儿刷白,羞愧离去。
为了使苏武屈服,匈奴王又生一计。他召见苏武,指着一群羊冷笑说:“这群羊归你放牧。哪天生出小羊羔,就哪天放你回国。”说完就派人把苏武押到千里之外的北海(指的就是贝加尔湖)边去牧羊。苏武查看羊群后见全是公羊,但他仍心坚如铁,毫不动摇。

北海边野草遍地,没有人烟,唯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节和一小群公羊。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对匈奴王释放自己已无半点奢望的苏武,早已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他却每日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是不离其手。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着时日,盼望着有一天能高昂着头高举着旌节重新回到自己的祖国土。

每年农历三月春天的长安遍地葱绿,家乡的漆水河水清柳绿,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正在拔节生长,每一天都在变着模样。黄灿灿的油菜花海中蜂声阵陈四处漂散着花香。而此时的贝加尔湖冰封依旧,湖畔的草原还是一片枯黄,迎面刮来的风依然冷溲溲地毫无半点暖意,在有水的地方,方可看到有的枯黄的草根处由黄有些泛绿,可以看到些许冒出小芽的嫩绿草尖,说明春天即将到来。

遥想当时的苏武,正值四十中年身强力壮,忠君之意坚如铁,爱国信念硬如钢。他孤身一人手握旌节,带着一小群公羊和一座小毡房,就在寒冷的贝加尔湖畔的草原上艰辛度日。支持他坚韧地活下去的勇气就来自于对万里之外的祖国帝王的忠诚与信仰,对国家付于自己肩负职责的担当,对家乡父母及亲人的无穷思念。

雁南飞呀雁南飞,雁叫声声摧人泪,雁叫声声摧人归。
春天,大雁从遥远的南方祖国的土地上飞回归来,秋天,大雁人字形南飞又向家乡归去,苏武则像是一支折翅的孤雁留在草原。他多想变成一只大雁飞回故都长安,飞到漆水河畔的故乡家园。但雁鸣声已远,只留下影孤人单。在苏武的心中只有对祖国的都城长安的记忆,他的家乡武功和漆水河,在河畔边生活的父母及亲人的记忆,陪伴着孤独的他,还有那支比生命更珍贵的国家使节的象征旌节杖和一小群依偎在他身边的公羊,再有就是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月亮和满天的繁星一起,共同陪伴着他度过白天、黑夜,度过春、夏、秋、冬,度过一年又复一年。
在每年的夏天,苏武知道,在长安的八百里秦川上,黄灿灿沉甸甸的麦穗低垂下头,金黄色麦浪在风中起起伏伏,连风中都能闻到浓郁的新麦香味碧绿滚园红瓤绿皮清署解渴的大西瓜,甜沁心底的小梨瓜,黄杏红桃甜如蜜。想到这些,苏武只能吞咽口水望梅止渴了。
在贝加尔湖的夏天,就像一阵风一样短暂,只有十来天一晃而过了,原来一直陪伴着他的一小群瘦弱公羊,也因夏天青草旺盛肥美,放养吃得肚大膘厚,也不再是过去弱小可怜的样子,经过夏天后变得毛也顺了,样子也比从前强壮可爱多了。
秋天的长安五彩滨纷,家乡的漆水河畔边,山坡上一串熟透了的柿子红了,像一串小红灯笼高挂在树上随风摇摆,地里的大玉米棒棒也乐开了花,露出泛着金黄色珍珠似的玉米粒,一排排一行行惹人喜爱,谷穗沉淀淀地低垂着头,互相捉拥着舞蹈着,火红的高梁高昂着丰硕的头,在风中自我淘醉摇头晃脑自吟自唱,农神后稷的后人们唱着欢快的秦腔小调边唱边劳动,个个露出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此时在贝加尔湖草原上放牧的苏武,正用悲伤的眼光目送一队队大雁南飞,他多么希望大雁能给家人带去一份音讯。他趁着大地和湖水未封冻之前,在挖草根摘晒野果草籽和干草,以备在将要到来的慢长寒冷缺少食物的过冬所需。
冬天的长安白绿相间,家乡漆人水河两岸暗绿的是冬小麦,白的是未化的积雪。雪化了露出麦苗的地方,偶尔有一群来自北方的大雁在争吃麦苗,他们扇动的翅膀扑椤声和争抢的咕咕叫声传得很远很远。能干的男人们正在抽空收拾修理农具,岁数大点的孩子带着弟妹们坐在热炕上一起在剥玉米,勤劳的女人们则在昏黄搖曵的油灯下织布和纺线。织布机的咔咔咔声混着纺车的嗡嗡声,其中还夹杂着小孩子的哭闹声,还有远处山边传来的狗吠声,这些声音浑然地混在一起发生共鸣,混合成为一种悦耳又富有活力的生命之音,在长安广沃的八百里秦川上空中飘荡回响着。
而在贝加尔湖边的辽阔无际的草原上,寒冷如刀的凛冽狂风,呼啸着刮得雪花翻滚乱飞,天空一片白雾茫茫。在呼啸的风声中还夹杂着熊吼狼嚎声,给人一种渗入骨髓的阴森恐惧感觉。当风静雪停后,可看到白茫茫草原上有一个模糊的小黑点,那就是苏武孤身一人生活的小毡包和陪伴他的几只瘦弱的公羊。
四
在伊尔库次克过九六年的圣诞节
一九九六年的圣诞节,我是在伊尔库次克过的。

在圣诞夜有一位说东北话姓陈的年轻漂亮姑娘,她的俄语说的很好交际舞也跳得好,在优比列娜旅馆的人缘也很好,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如果同住旅馆的中国商贩被扣留或与俄罗斯人发生纠纷,往往就请她当翻译说明情况帮助解决。她从来也不收被帮助过的人送给她的钱财,但事后那些被她帮助过的人会不时地从满洲里带些国内地方特色小吃给她以报相助之恩。这一夜,她穿了一身浅紫红的长裙,和一位标致的跑团小伙子一起跳起了探戈舞曲,她乌黑的长发和紫红的裙摆在快速旋转的舞步中飘逸如风,身影美艳动人。
这时有人建议加放一首张明敏唱的《我的中国心》歌曲给大家听,当录音机里响起这首歌激昂的前奏曲时,在场的所有人,无论男女无不激动万分,眼内饱含热泪,不论歌唱好与不好,这时大家一齐随着歌声一起吼唱起来。

张明敏用醇厚而又带有金属质感的磁性嗓音成功演绎了这首《我的中国心》更唱出了天下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挚爱深情。“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朗朗上口的歌词唱出了全球华人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和无限向往,令海外游子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听着这首深沉激动人心的歌曲,看着身边情绪激动的中国人,连坐在一旁的优必列娜旅馆俄罗斯女服务员也受到强烈地感染。她们也不管会不会跳舞,拉起身边的中国男同胞就一起跳了起来,我从拉着我一起跳舞的戈拉西维(即漂亮的意思)达妮娅的眼中,首次看到了她对眼前这些中国人的敬佩之情。
当一杯杯中国的白酒混掺着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喝下肚后,一股热流传遍全身,激动的思绪脱离身体飘到远方的家乡,仿佛看到妻子在温暖的家里正在给七岁的儿子讲故事哄他睡觉。当想到一年都未曾见面的亲人,想想这一年来在异国他乡经历的风风雨雨和痛苦艰辛,泪水不知不觉就流到脸上,滴入到手中的酒杯里,眼含热泪一饮而尽。
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过年,这晚的酒喝得即伤感又充满了乡愁,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之情随着酒劲涌上心头,常言道借酒浇愁愁更愁,真是确实如此。
这天晚上大家都酒喝得很多,直喝到午夜后方才各自回房,在思念的泪水中进入了梦乡,昏沉地睡去。直到第二天近中午时分,才有人陆续从沉睡中迷迷糊糊地醒来。
我们上小学时学过的课文最后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过了整整19年后,经汉朝多次交涉,匈奴王终于答应放苏武回国。苏武出使的时候,刚刚40岁,这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他回到长安京城时,成千上万的人出来迎接。看到苏武含着热泪坐在车上,怀里紧紧地揣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旌节,人们没有一个不动情落泪的。

经历过在异国他乡远离祖国和亲人,在思念、孤寂和压力下度过春节后,我觉得在某些方面就更能理解和体会到苏武牧羊的时复杂和受煎熬的心境了。
遥想当年的苏武,身负祖国的使命,忍辱负重,孤身一人手持旌节与羝羊相伴为生,远离人群,在异国异族的他乡,只能在心中时刻思念着在遥远的万里之外的母国长安,挂念着生活在关中家乡漆水河畔的父母和亲人们。
十九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漆水河畔的垂柳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交替了十九载。四十岁时正值壮年英武的苏武,经十九年的孤独、寂寞、与狼蛇争命,与天地抗争,在非人的困境中一天天熬了过来,发须由黑变白,背也弓了人也老了,当初从长安的君王手中接过一直持有至今的旌节,毛已脱光了,只有苏武心中对祖国的忠贞,对肩负国家的重任和使命,对亲人的思念支撑着他顽强地一步步、一年年艰辛地走了过来。作为同乡与曾经去过相同的地放,我从心中对苏武前辈充满了尊崇与敬仰之情,为自己是位陕西老秦人的后代,为自己与他老人家同一个故乡而感到无限地自豪与光荣。
宋朝大文学家文天祥曾经写过一首诗,这首诗是对苏武一生的最好诠释;
《题苏武忠节图》
宋。文天祥
独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泪向天流。
忠贞已向生前定,老节须从死后休。
不死未论生哥喜,虽生何恨死堪忧。
甘心卖国人何处,曾识苏公义胆不。
五
尾声
辽阔深遂悠久的贝加尔湖见证了苏武牧羊的历史,苏武牧羊的故事也使贝加尔湖增辉无限。从而也使无数个从没去过,也没听过见过贝加尔湖的新一代中国人,从小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和脑海中铭刻上了苏武牧羊的故事与贝加尔湖的名。
贝加尔湖见证了苏武宁死不屈不降,忠君爱国,念宗荣祖的赤子之心,也见证了陕西老秦人的忠诚勇敢,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贝加尔湖的冰有多厚多么坚硬,苏武的意志就有多强多么坚贞。贝加尔湖有多么大,苏武的爱国爱家情怀就有多么深。贝加尔湖的广宏深遂大美无界,苏武的忠孝节义大爱无疆。
2019年3月17日
于
河北
任丘
会美时光咖啡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