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惩戒当教育利器

(2009-06-12 07:40:23)
标签:

惩戒

教育

爱心

狐狸之家

分类: 狐儿育儿

 

别把惩戒当教育利器

狐狸之家/文

 

    例一:因上课和同学讲小话被老师批评,年仅13岁的六年级学生小田竟愤而返家拿菜刀,冲到课堂一刀砍向正在授课的女老师头部……面对民警的询问,一脸稚气的小田还犹自忿忿,“她当着大家的面批评我,我心里很生气,便砍她两刀解恨!”

   例二:海口长江学校初中二年级的一位物理老师,在课堂上被14岁的女学生在背上写上“王八蛋”时竟不知晓,继续穿着这件写有“王八蛋”的衣服上课。最终,这位女生被学校“开除”。随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姚庆给这位女生做了心理诊断,通过阿琴的描述了解,她长期对老师的所作所为存在反感,比如老师在上课时间嚼槟榔、抽烟、打电话等都会对孩子造成反感,这种反感长期得不到处理,就会变成一种怨气,一种委屈,认为怎么会有这样的学校,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慢慢的就会产生过激的行为。最后诊断认为“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学校表现过激”。

 

   被媒体频频曝光热议的这两则新闻的确令人费解。近年来,不断有学校和教师因“惩罚”学生不当而被家长告上法庭,各个媒体也不时捕风捉影曝光一些所谓的“恶师”事件。于是,教育行政部门就三令五申地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至学校和教师谈惩色变,苦不堪言。

 

   站在师生双方彼此的角度来看,当教师难,做学生也难。作为教师,一方面要面对被溺爱长大、越来越大胆调皮、越来越难以管束的学生,另一方面要面对各种惩罚学生的“禁令”和社会舆论的苛责,往往使教师陷入左右为难、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处于这种境地的教师容易走极端:有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睁只眼闭只眼、哄着学生过日子;有的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甚至将体罚当作发泄私愤的手段。前者导致教师放任失职和学生桀骜不驯;后者则造成学生身心伤害,激化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矛盾。作为学生,在家被父母监督学习,在校被老师监督,在外还要参加各类特长班或补习班,孩子们所承受的这些压力,可以说早已超出其年龄本应承受的界域。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如果被教师不当的言词或行为伤到自尊,便会加剧矛盾的激化,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违背常规的行为也在所难免,纠正这些认识和行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适度的合理惩戒不仅有助于孩子成长,也是教师对学生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惩戒要有度,不能将其变为一种镇压,一种泄愤的手段。当然,能很好掌握这个度很不容易,如何纠正包括惩戒在内的教育手段,哪些是可取的,怎样才能掌握好惩戒的分寸与尺度等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明确详细的法律制度。

 

   只有经过爱心和惩戒相结合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自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http://www.fx-word.com/img1/20081216/1229364114V.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