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疫情时代里的凌乱花匠

(2022-04-01 09:51:08)
标签:

原创

征文

分类: 有的放矢
后疫情时代里的凌乱花匠

——“让生命充满绿色“生态文学征文

 

白衣书生

 

寝室的外面,便是一片林地。据我所知,上世纪70年代,它就存在了。虽然这楼,在十多年前经过一次重修,但依被这片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就有了的天然林地“C”字形地掩映。只要从寝室去到外面长长的走廊上,入眼便是一种严严实实的遮天蔽日。林间那种旷古不息而又颇为浓郁的氧藻,不但混杂着植物的清香,还带着土壤的腥气。

一处几近遗忘的小山坳,自从去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以来,便突然人声鼎沸,灰尘都来不及打扫干净,就风风火火地住进了上百号人,且一拨紧接着一拨,这就是我现在所处的隔离观察区。由于外界疫情没有断绝,有时还离得好近,于是上班这里的大院子,便又搞起了轮批隔离封闭模式。但凡上班,就得先行隔离观察,经过核酸检测合格了,再进封闭区。就是从这个大院子里的一个小院子,进到另一个小院子里去。

这处山坳,显然是个几近天然的境地。去年的一次,我在这里呆了整整45天,想起来都发怵。加上后来又进封闭区工作半个月,就关了整整两个月。只不过,在这隔离观察区的日子,即便走出楼去,一个小操场,也被一大片绿悠悠的草地所围绕,还有一丛两人多高的芭蕉。故而,这楼前楼后的,除了满目的绿,还是满目的绿。

封闭区里,有一处小公园,每日里去食堂我都得穿过,恐有二十来亩大。但凡不下雨,我都乐意于去走一条林间小径,差不多30米长。那滋味,便是走进自然,有一种清清新新的味道。这种清新,却又令人恍惚,不经意间便可缓解人身上的疲倦。尤其是饭后,若稍有一点绕的兴趣,便可经过假山,路过曲池,再穿过一处长达20米的紫藤架。但凡炎热的夏日,有的人也会去紫藤架下小站一会儿,享受片刻的清爽与凉浸。

我很佩服那些种什么就活什么的人。即便一块破石头,遇到那种会种的人,只须往阳台上一放,不出一个月就会长出青苔,然后再长出小棵,就可造景。有的随便捡上一个小盅,装上些土,浇点水,往窗台上一放,便可生发出一株花草来。我见过这样的人,而且还不止一个。只可惜,我虽然出生在农村,一度尽享大自然的葱绿,却在种植上,俨然一个白痴。

11岁那年,由于随父迁移,我就离开了农村。15岁,又进了城。不知道为什么,多年过去,明明知道城市里的绿,差不多都是人工种植出来的,或是移栽的结果,但我就喜欢。即便经过一条常走的街道,忽然多了一棵脚下还泛着新土的小树,都会好欣喜。只可惜,在过去的多少年里,我家都没人种过花草。大抵是父母曾经在农村久经那种“土里刨食”的生涯,成天就愁着要如何才能一家人搂饱肚子,而顾不得其它。即便进了城,也没有这般的雅兴。

5年前,由于父母都已是80多岁的耄耋之年。尤其是常年多病的父亲,行走已极为困难。于是我就动员他们,卖掉了那套在市中心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将卖房所得的30万元作为首付,我又去银行贷了一大笔款,在附近的涪江边上一个不无时尚的住宅小区里买了一套电梯房,供他们养老住。看着崭新的房子,满苑的花草树木,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成天都笑得合不拢嘴。这在老一辈人眼里,就是享福,而且是老来福。出门有电梯,再也不用一阶阶地爬楼了,那简直就是天大的方便。这是我们居家史上,一次开天辟地、“豪华升级”的改良。

父亲去世后,我便将那处住房卖掉,又换到城市边缘的新区来居住。这次小区更大,住房更大,而且还是跃层带露台。小区里有12栋楼,每栋都十九层高,间隔都不下20米,楼下的绿化颇如人意,树木好些都长到了五六层楼那么高。在小区里散散步或是小坐,满眼都是绿意葱茏、清清新新。尤其是到了夏日,那简直就是纳凉的好所在。即便半年前,一次我请邻居帮我拍照,他说“小区里也可拍出大片来”,于是就去楼外的小河边拍了几张,后来还被登上了一份杂志的封面,令人不胜喜悦。就更不消说,小区外的马路对面就是一个生态良好而又称得上庞大的公园,林子与草地那就更是密集的了。

即便在家里,自从三年前入住后,我的露台就没有闲着。经过一番忙活,一个足足20平米大的露台,就被我以“[”字形,上下分为三个层次地种起了密密匝匝的花草。尤其是下面花台里我买来的10株常绿灌木鹅掌柴,长势就极为茂盛。有的枝条,如今都长得差不多3米高了,俨然成为了“小树”。带着一圈又一圈的碧翠的叶萝,矗在露台的边缘,很有一种直指苍穹的味道。

花儿们开了茬又一茬,无论玫瑰、茉莉、水仙、雏菊、月季、米兰,还是藏红花、百合花、格桑花、非洲菊、风车茉莉等,都开过。尤其是上窜下跳的牵牛花,那就开得特别欢了,简直就成这一整个“入户花园”里的当家花旦。光是今年开春,我一次就种了200个小盆的牵牛花,虽没能达到全部密集开花的盛景,但也此起彼伏、相拥成趣,而且每年夏天都会爬上玻璃顶棚。那种凌风怒放的姿态,别提有多美了!

我是一个喜欢自然的人。即便与人交往,也颇为在乎那种自然天成的质朴。虽然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凌乱花匠,经常面对盆、苗、土、药、水、肥一类的不知所措,但经过长达三年亲历亲为地连番磨砺,就慢慢地明白了一些花草的习性,分得清复合肥与有机肥的区别。面对未来可期的日子,在长达13米的绿意葱茏的领地里,要想栽出那种争奇斗艳、株株爆盆的景象,恐怕也并非难事!更何况来年,我还将试栽一些新的品种,以不断丰富花丛间的搭配。

有时想来,我还真是幸运。即便在当下这个后疫情时代里,无论上班还是居家,都可置身于一个草木茂盛、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在家里,一觉醒来,张眼就望见窗外浩荡的云天,继而传来鸟雀的啁啾,那就别提有多美了!



后疫情时代里的凌乱花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