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捞冰时代

(2021-01-13 07:58:50)
标签:

原创

分类: 行云流水
捞冰时代
  

白衣书生

 

这年隆冬,由于事前增添了好些保暖措施,我居然一点都没冷着,更没有受凉。对于一个从难逃脱感冒的人来说,的确是幸运。

霜与雪都已经下过了,目前已在“三九”里。我看见有人拍了从水中敲破并捞起来的冰块的照片发到网上,忽然发现原来在这城市的某处,水里已经开始结冰了。只不过,我离捞冰那样的勾当,似乎已经相隔太过遥远。仔细想来,大抵是少年时代,或者更早的童年。

那时候的孩子们,对世界总是充满好奇与热情。我和曾经的所有孩子一样,懵懂而天真。之所以这么说,是实在拎不清如今的孩子们,脑瓜子里到底在想啥,他们的稚趣又在哪里呢?如今的孩子们,除了成为疯狂学习的机器,做作业的机器、课外辅导班的机器与兴趣班的机器外,真不知道他们除了去游乐场、公园与万达外,到底还有什么好玩耍的。即便是想玩,除了划划手机、上上网、打打游戏,空闲时间也不多。所以,对于像我这样的曾经旧时代里成长起来的人而言,是难以理喻的,并且不无同情。没玩过尿泥巴,那说啥呢?

和如今的孩子们相比,我们曾经的旧时代,虽然贫穷与疾病总像猛兽一样令人恐惧,但在大自然中去尽情地释放作为一个孩子的天真,那的确是个足够广阔的天地。和他们相比,虽然如今条件已经很是优越,但却鲜有人尝过我们曾经如沸腾之水般的乐趣,我这自然是指不少出生并且成长在城市中的孩子。

对于乡下的孩子,据我所知,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与事实上的孤儿。透过一些小青年的重重回忆,似乎苦闷更多,冷清更多,内心里的纠结更多,毕竟大多都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而缺乏父母的温暖与呵护。我想,这些小青年的成长,让人总是感到艰辛,也充满了怜惜。只不过,他们成长起来了,而随后的孩子们,却依是免不了要去重复他们的经历。只不过如今不少人都发达了,只要赚得一桶金,大多都会携家带口地搬入城镇,那么孩子也会随着大人一起去,换一种生活,换一种境遇,换一种成长,但应该也不多见吧!

我无暇去一一关注天下孩子们的成长,事实上也做不到。我只好来讲讲我曾经的乡村岁月,少儿时期的成长,或者如今尤其是城里的孩子们,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捞冰时代。我总以为,一个人的少儿时期,若是没有过亲近泥土、亲近大自然的切身经历,那么他那幼年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至少他曾经那骨子里的天真,没有得以全然地释放。那释放,是对淳朴生活的全方面接触,是对这世界一个最初而又最为直接的认识。若是缺少了原始的经验积累,恐怕无论如何成长,在身心的健全上,都难免会造成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社会。

在以往的时日里,我讲述过不少曾经的少儿时代的乡村生活,虽然大多是对往事的回味,并且没有什么章法,但无不说明那时代的各种特征,以我的亲身体验为例。我无意于要去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呆板地说教,这至少不是我的初衷与本意。谁又想去吃苦呢,谁又不想过上更为优越的生活呢,这是人的本能。我在那时代里的吃苦,即便父母辈与祖上,都是不得不去直面的现实与无奈,要不然你还能咋的?这些记叙与讲述,并非叫你一定要放弃如今的所得,而去上山下乡专门找苦吃,没事找事地专门去过苦日子,只不过是一种或为客观的介绍,但愿能够给人带来一些对比与反思,从而让无数的后来人的成长,去更好地融入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发展建设,彼此成就,相互助长,这多好啊!

我的童年,大多时候都是在足够偏僻的乡下,与母亲相依为命。也曾因了一时病重,被在国家单位工作的父亲接到身边,不止一次地短暂地呆过。我的少年时期,按照国家政策“农转非”,举家迁移到邻城的远郊,随同父亲一起生活,也终于实现了全家的团聚。只可惜,我的大姐由于当时超了龄,并且已经嫁入邻乡结了婚,唯有她至今留守在农村,这实在是一大憾事。对此,父亲曾经对我有过讲述,所以我清楚。对于那时代的远与偏僻,其实就是交通上的不便,如今的时代早就村村通公路了,并且户户都有水泥的便道。若以如今的眼光看来,曾经的那种距离上的遥远,早就不算个事了。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巨大差别吧!

我的捞冰纪事,一般都发生在小河边、堰塘边或田间地头的小沟里。有时候也在上学的路上,忽然瞧见小路上的草丛间有一眼牛蹄印,里面积了水,从而结了冰。就总是禁不住蹲下身子去新奇地触摸,用石子敲破,折根小枝条去挑上一块,任由书包在屁股上敲打,一边走一边玩,好是兴奋。至于积水量大的小河与堰塘边,那就得当心了,要不然没玩个啥,一倾身就栽到水里去,那就麻烦了,弄不好会死人的。

那时代,孩子们自然都会帮着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譬如出去踩了露水拾粪、打柴、割猪草都是寻常事。到父亲身边来后,也刨过“二碳”,捡过废铁。至于踢毽子、打沙包、跳绳、滚铁环、抽陀螺等的玩耍,那就更是不消说了。只不过这些玩耍,一般都发生在学校里,是跟同学们一块玩儿。据说我曾经乒乓打得还不错,动不动还霸台,就让人忍俊不禁。只不过才上乡初中时,我的“百分”打得不好,手脚也老长冻疮,那实在是一个梗,教人头疼了好些年。后来还是转学到了城里,我学会了每天都用热水烫手脚,在手背上抹鱼甘油,戴起了绒手套,况且鞋袜也暖和得多了,这才慢慢地好转,并且好转得慢慢地忘记。

虽然后来开启的城市生活,家里也有了冰箱,冰箱里也随时都会有冻冰。可除了必要的清洁与清除,我可不会轻易去触碰。或许因为那是人工的,并非自然天成,故而在我的心里面,自然就会有着一种隔离与疏远。虽然在大热天里,将一杯凉水,放一两粒冰块进去,就会清爽许多,但我喝虽喝,但从不玩。兴许是因为长大了吧,也兴许不在知不觉中,我就告别了曾经少儿时期里的天真与稚趣。

我的捞冰时代,只是一份往昔的记忆。我从没想过,要去抹杀那曾经,即便世界再怎么变迁,生活再怎么变化,它都在那儿。记忆的深处,恍如梦脚的一许晶亮,半声低吟。



捞冰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心
后一篇:流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