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忘了蟋蟀的岁月

(2016-11-20 22:36:30)
标签:

原创

文化

时尚

情感

分类: 行云流水
忘了蟋蟀的岁月
   
白衣书生

  记得蟋蟀,还是在老家的童年。
  我所想起的有蟋蟀鸣唱的夜晚,是在房前两块田的坎下,一处草树旁。那时候,月光如银,和小伙伴躲猫猫,屏住呼吸,田野里静得只剩下近在咫尺的蟋蟀吱吱吱地忽高忽低的叫声。可是你要想逮住它,谈何容易,更何况是在夜晚的草丛里。
  认识很多小昆虫,其实都是在少不知事的童年。那时候总是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即便要株小草,要朵野花,总是能够就着和煦的阳光,或者即逝的露水,瞅上老半天。自是不消说那可爱又可恨的蜜蜂了,总是嗡嗡嗡地混在蝴蝶与蜻蜓的影踪里,带把匕首却说在采蜜。不过蜂蜜的确很甜,也很浓稠,只可惜它只甜在我的童年,无论是在父亲的蜂箱还是路边的花蕊里。
  我的成长,就是渐渐地告别甜食,即便是小时候特别喜欢的水果糖,还是奢侈的大白兔奶糖,干块的红糖,条状的白马糖,以至于在长大的岁月,逐渐地连汤圆都不吃了。不过,偶有喜糖,还是要吃的,只不过是象征性地参与,有时候也带回去给父母,或者顺手送给其他人。看着别人吃,别人喜欢吃,便心里也觉得美滋滋的。
  忘了蟋蟀的岁月,其实就是离开童年之后的成长,一眨眼也跟梦一样模糊与遥远。忘了它,也就忘了那些蝴蝶与蜻蜓,还有蜜蜂,还有那些小花小草。我的内心不再柔嫩得敏感得不行,世事的风雨和生活的石磨早把人变得心冷,什么事只要心一硬就过去了,就像变了个人,一个石头一般强大的人了,至少自己不少次那么觉得。所以倒霉的总是心软的人,太过善良的人,曾经的一些柔弱的女生也不哭着哭着就长大了?
  我不再想老家,因为它已经没有留下什么可以令我想念的东西,至少变得让我找不到半点熟悉。若不是要回去山上祭祖,顺道看望亲戚,恐怕要我去是极难的。至少我好不容易才遇上的阔别的儿时伙伴,虽然早就在邻城生根发芽地定居,却不曾有过像我一般的欢喜,至少没有应约喝过酒,也不曾再见面。他是我当初田野的草树下躲猫猫,瞅见白月光,听得蟋蟀的小夜曲的最为权威的见证。可是阔别之后的重逢,就再也没有见面,甚至连互相发条短信都可以省了。我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也慢慢地回复平静的情绪,懒得去刨根问底地较真。
  忘了蟋蟀的岁月,我就在一路成长中变得愈发孤独,突发奇想地想闹下童趣都不成。更不消说那业已消失殆尽的老家的房子,房前屋后的竹林、李子树、桔子树、桃树和梨树等了。还有那些路坎边丛簇生长的,用来扎扫把或者抽孩子的黄棘条。它们都随着我曾经哗哗作响的童年的小溪,远去。那些童年里才有的小脸小辫,也都变得无比惺忪与斑驳,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怎么也不清晰。
  离开了蟋蟀的岁月,我苦苦地读书,能当上几天学习尖子以及班干部就觉得是至上的荣耀。好不容易把书读完,就像一颗石子一样“咚”的一声被抛入社会,开始拼命学习生存,为了找碗饭吃不遗余力,甚至父亲也出动去托关系。只不过后来,到底还是靠自己,沧沧桑桑地走过几年,却又事与愿违阴差阳错地入了一门毫无生动可言的行业,好歹算是稳定下来,盼星星盼月亮地看着一点点地涨工资,总是心里好欢喜,却忽略了物价的水涨船高所带来的尴尬与无奈。
  我像所有的人一样,在现实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却又不可阻挡内心里的世界要去郁郁葱葱地长成什么样子。不少时候,我都觉得内心里的那些景象以及五彩斑斓的幻觉,都像极了童年里的想望。吹一个肥皂泡,迎着斜斜晒来的阳光,就可以好看得让人情不自禁地激动得想跳起来。可是,缺少小人书与各种玩具的童年,我便只好与那边小花小草为伴,或者小鱼小虾,都可以造就不可言说的惊喜,与收获的意外。虽然不能像大人那么虎虎生风地大把大把地撒网捞鱼,或者长竹杆一甩一甩地钓起活蹦乱跳的鲫鱼与鲤鱼起来,但到底也是无比欢喜,即便只是在上学的路上绕去小河沟里卷起裤脚搬开石头摸出一只肉螃蟹。按说螃蟹的壳应该是硬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小,或者还是幼年的缘故,我那时摸到的小螃蟹,总是壳软的居多。有时也就在旁边的清水里涮涮,捏住一只爪子提起来张嘴就咬,倒也脆生生地口舌生津,根本没人来讲还要煮熟,会不会有让人害病的寄生虫。
  其实,即便是路边的草秸子,有时候也是要顺手扯来没事嚼着玩的,有的居然也会带着丝丝的甜意。无论带着泥土的芬芳,还是露水的清澈,都成就了儿时的稚趣。我还记得屋后有个地窖式的沼气池,接了细长的橡胶管拉进屋里居然也可以当灯点,就觉得神奇极了!
  可是,蟋蟀呢,它到哪里去了?我总是听见它在梦脚,半梦半醒之间,悠然地鸣唱。
  忘了蟋蟀的岁月,我长成了另外一个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一眼望不见底的寂寞与沧桑,却又找不到人言说。


忘了蟋蟀的岁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