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味文字

(2012-12-17 18:38:38)
标签:

原创

文化

分类: 青梅煮酒

品味文字
   

白衣书生

 

品味文字,最直接的意象就来自于《品文》杂志。近来,虽然这份刚创刊的传说中的大型纯文学杂志还未面市,但关注的网友越来越多。随着投稿和咨询的不断增多,让我这个创联部副主任兼散文栏目主持,感到颇为欣慰,对它未来的发展与底气深具信心。

虽是品文,但并不仅限于《品文》。我也同样关注更多关乎华文文学作品的事。这譬如,各地一些文学社团开展的活动,作家诗人创作与出版的作品,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惑与需要的帮助。一般而言,我总是会力所能及地作上一些解答,或提供一些参考。

除此之外,我更关注的是,“浪漫骑士文学联盟”系列QQ群出版文学合卷以集中展现群体作品风采的《行走的心灵》的组稿情况。这个倡议是我经多人提议并经认真思考后发起的,也联合了群内多达20名文笔优良的群友出任编辑。虽然不乏各地的名家与新锐,但消息在网上公布一个多月来,到底各自的组稿情况怎么样,我心里还没个数。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也希望更多优秀的作者能够很好地把握这次机会,一起把这部书搞得很具规模与水平,并尽早促成它的出版。

这虽是QQ群,但不仅仅局限于此。它更应该成为各地作家诗人天马行空施展才华的天地,与广泛培育新生作家诗人的摇篮。那么,这仅仅依靠一少部分人的热心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更具活力的网友给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团结协作,优势互补,从而让这个传说中的网络文学部落日益壮大,生生不息。

我很赞赏总群的新任管理员、80后打工诗人山水皆乐近日策划的一个方案。与一个爱心联盟组织开展一次作家诗人作品签名义卖活动。售书所得,一半用来捐赠扶助贫弱,一半作为成本返还作者,从而为传递爱心力所能及地尽上一份绵薄之力。我不相信这个世间就真有那么多人甘为淡漠的看客,也不相信通过诸多爱心人士的热切倡议就唤不醒更多公众内心深处的善念与良知。不过,即便再好的事情,还是做一件算一件,走一步算一步才是。

品味文字,其实并不仅限于文字。更多的是文字中与文字后的人性与人心。既然是“品”,那么自然就得有“品”的价值与取向,而非毫无区别地一味阅纳、来者不拒。我就不相信那些内心狭隘的人,就能写出什么传世的经典,做出什么济世的义举。不过,也不轻易去口诛笔伐地否决别人可以“立地成佛”予以转变的可能。故而,以一份祥宁于己,以一份宽厚待人,便是仁慈。

文学,可以度人。它更应该是一种善念与美感的涓涓流淌,一种良性文化的自觉传播。只要人心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不过,谁要去把文学的功效夸大其词,作为包治世间百病的良药,也不切实际。我更赞同“倡导”的姿态,呼吁而非强制。多一个人转变,多一个人从随,都是度化人心的体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是要着眼于点点滴滴的付出与积累。

一些边缘者,往往只是着眼于文字的表面而忽略人心,其认识无疑肤浅。一些入门者,也常常容易将“文以载道”的“道”错误理解为“利”。虽仅一字之差,却是千里之谬。这都是歧途,需要拨乱返正。不过,转不转变,转变到什么程度,这到底还是得看其自身的机缘与造化。虽不会对世界或是整个人类部落造成什么影响,却可以让其人生变得更具价值与意义。

品味文字,并非对所有的文章都要去不分优劣地解读与奉承。既然是“品”,那么品鉴者自身的修为与水平就尤为重要。虽然我并不以为这只是所谓专业的文学的美食家与品酒师的专利,人人都有品鉴的自由与权利,但能不能品出其真实的味儿,全部的味儿,嗅到其中的美感,这的确与其自身的修为与水平具有紧密的联系。一席乱品,胡乱吹嘘,都不可取。这可能会对一些阅历尚浅或经验不足的读者造成不必要的误导。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一些人,审美麻木,而对审丑津津乐道。美与丑,对不少作者与读者而言,都容易造成一种导向与风气,从而迷失自我,偏离真实,以及社会人心真实的需要。即便塑料花比真正的花更好看,但它毕竟不是花的真实。即便你对狗屎进行彩绘,但狗屎到底还是狗屎。一种自然的属性,客观的规律,非人力可变。这就如同人性与人心,强力往往容易造成抵触与叛逆,而倡议与引导却更见其功。

品味文字,可以把自己定位成领航者。不过,如果太片面,太偏颇,自己都看不清方向,弄不清究里,还要大言不惭地去嚎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步入歧途,就成必然。不但误己,更是误人。故而,对于欲做或是甘做领航者的作家诗人或是时代先锐而言,时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怀若谷的胸怀,便是一份规避风险难得的操守。

虽是如此,品味文字也并非难事。凭心而论,宠辱不惊,既识其表也察其心便可,并不一定非要疱丁解牛之术、气吞山河之势方可。行走于文学的天地,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妙用。只要据实而言,言之有物,虽风格各异,风姿纷呈,但也不失为一种探索与积累。无论于读于写,为文为人,都是一种积极。

时值《品文》杂志出版在即,与编委会主任剑硕等一席好友把酒之余,忽然念及这些,遂以记之,以为纪絮。



品味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你在做什么呢
后一篇:冬去罗浮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