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散文集《守望黎明》后记

(2012-07-14 14:26:25)
标签:

散文集

守望黎明

后记

文化

分类: 行云流水

 在路上——散文集《守望黎明》后记


一本书,就是一座里程碑。它不一定就是记叙作者的一段人生或是心理历程,但是文学创作的一段里程的标记与小结。

跋涉于漫长的人生旅途,流涌着行行色色的人们的影踵,是文学使这绵远的平淡有了滋味,有了色彩,有了生动,甚至是激情。人一辈子,在这世间走一遭,总得留下一些印记才不算枉活。不过,留些什么印记才好呢?其实,我也曾为这个问题而困惑。不过后来,选定了文学。

文学,是一个广阔而浩瀚的天地。可供你淋漓发挥,自由驰骋。而且,它能够让你感受到足够的美妙与满足。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风姿卓然,各树一帜。不过,到底还是需要心怀虔诚,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喧嚣与浮华。故而,只要心怀虔诚就可以做好一件事。即便是一时没做好,甚至离成功还很远,但也可以植就一树美。只要有坚持,就终究“在路上”。

如果要我以一本书的面世来说的话,那么我只能说——在路上。或者说,无论于人生还是文学而言,我与每个人一样,都是一个创作与不断创作的过程。或者这样的过程,必将随着自己生命的完结而终止,但它终究会有所意义,值得纪念与缅怀。这不只是让读到它的每一个人,知道这世上有你这么个人,有过你这么个人,而更是让人对你的审美、信念与追求有所了解,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知道像你这么个人,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视角来看待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苍茫人生。从这点上来看,文学必然是一种不失清雅的表达方式。而且这种表达,大多时候都是安静的,或者说置身于一种安静的环境中滋生而出的表达吧!

2007年之前,我虽然自小就非常喜爱文学,但大多都以阅读为主,少年时期受鲁迅与琼瑶的作品熏染较大,所写的文字基本上在于日记、作文以及一些篇幅极短的某种记叙、感悟与体验,也有过一些不成调的小诗,属于纸媒时代的产物,算是文学创作的蒙昧时期。

2007年起,开启了我的博客时代,或者说是网络传播与交流时代,而且也是我一开始像模像样地创作就遭遇的井喷时期。连续两年多时间,都身陷狂热书写昼夜不分的状况,如醉如痴,不得自拔。在这一阶段,我写了大量的以情感表达为主的散文,每天的睡眠只有两三个小时。虽如此,却终是为人生找到了出口。我开始尝试以网络为平台,在现实生活中组织交流聚会,陆陆续续结识了大量本土的文学人与爱好者,令我有了进入文学圈后越来越多的感念、碰撞与积累。这样的境况,一直在进行,直至2011年止。

第三个阶段,要算从眼下的2012年起,开始安于一种长时间的静宁。一是认为创作毕竟只是各自的事,二是觉得热闹未必就能促进文学的真繁荣,三是人心浮躁不一定就能增进情义的凝聚。那么,何不如让心里心外的这一角世界安静下来呢?沉浸自然,休养生息。或者说是一种真正地沉淀的开始。如若真要来定义,那么可以说成是沉静期。

未来会怎么样?我没有认真地去计划,也未作评估,但并非没有方向,没有设想,或是没有信心。不过,要怎样去理解文学,看待人生,拓展思路,把握技巧,如何在深度和厚度上下功夫,这将成为我日后琢磨的重要版块。

这一路上,风风雨雨的,说成是“修行”一点都不为怪。我很赞同将文学场也喻之为“江湖”的说法。其中滋味,只有各自去咀嚼去感受,才会充盈。

这一年,我的集子要付梓出版,很是感激曾识父子的鼎力支持!作家曾识,是我情义相投的挚友,为我出书的事不遗余力。劳烦其父、德高望众的老作家曾涵复先生不吝为序,令我甚为荣幸!有得老先生过经过脉的指点,可以让我少走不少弯路。在此,也一并向长期慷慨地给予我殷切关心、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衷心地祝愿!当然,也包括一直尊我为师的诸多弟子们。

一本书,就是一座里程碑,代表着一段文学创作的历程。虽然它并不一定就能说明什么,却令我在这五花八门的世界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实现着自我的救赎。只愿这世间一切的蒙昧与苦难,都能在自然滋生且愈发繁茂的美好中,得以升华与涅盤!

   


                 白衣书生

 

                    二○一二年七月十三日  绵阳



 

在路上——散文集《守望黎明》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音乐为伴
后一篇:记忆中的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