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骂风的兴起可促进社会文化质疑精神的强劲

标签:
原创文化 |
分类: 青梅煮酒 |
(图片/原创
据悉,著名网络作家韩寒与方舟子之间在今年春节期间爆发了一场“超级大论战”,因“韩寒是否涉嫌代笔作弊行为”等事宜闹到了非上法庭解决不可的地步,《法制日报》于1月30日刊载了以《“韩方”之争:尊重司法是最佳选择》为题的评论文章。
在这里,我们姑且放下他们这场操之过火的口水仗孰是孰非、谁胜谁负不说,不妨避开其所有尖锐,来谈论一下关乎文坛关乎社会所做出的什么样的贡献,是否能够唤起文坛打假之风,达到促进社会文化质疑精神强劲的功效。
韩寒是作家,这我知道。但方舟子是不是,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如果从他能连续撰写出一大堆批驳文章的角度来看,应当算是吧。如果他们都是作家,那么这场口水仗则可以算作文坛的一场骂战。
文人相轻,古已有之,不是谁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不过,既然“相轻”却少见骂声,不得不说是求真态度的失语与质疑精神的赢弱。故而,虽然我并不赞同人与人之间、文人与文人之间动不动就开骂,但鉴于当今文坛涉嫌作品造假、剽窃、盗版一类的侵权违法事件时有发生,那么我一下子就觉得,在这样的境况下,如果还听不见骂声,没有人打假,反倒成了一件怪事。这样的怪事,不但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众与广大读者对文坛对作家的信任,还会助长造假之风的横行。
前几年,我在网络上曾见过一篇题为《中国十大“剽客”》的文章,其中依次列举了一些作家涉嫌剽窃的具体数据。如果内容都是真实的,那么我是极为赞成披露。因为这样曝光,除了的确要算是一种不失求真态度的打假行为之外,更是一种敢于打假的勇气的展露。要知道,在当今社会,敢于打假的人还不多,其成本不小,风险也很大,弄不好就会沦为“打假”事件的牺牲品。故而,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支持打假、维护公平的社会道义。
2009年,我在中国作家网上见到中国作家协会关于率同诸多作家旗帜鲜明地展开维权行动的公告,觉得这是一件切实维护作家著作权益,增强创作信心,提升文坛价值的大好事。如果我们不去质疑,不去较真,不去与一切侵权违法行为作斗争,那么作家们都将自以为在孤军作战,难免就会质疑我们诸多的文学团体到底还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与价值。所以类似的事,无论是哪个文学团体,都是做得越多越好,越主动越好,做得越多就越得人心,就越不容易遭到外界的小看和轻视。
另外,还有一种不得不说的现象,那就是泛滥成灾的盗版书。据说,几年前某地举办一次规模不小的图书博览会,其中就发现了上百种盗版书。就连我常年生活的这座中等城市,时而也能在街头巷尾见到一些三轮车或是地摊上摆着大堆的盗版书叫卖,有的甚至还在公园里以流动书亭的方式公开出售。一般而言,像这样的图书,一本虽然标价二三十块钱,但往往十块就能成交,其中不乏名家的作品与享誉的名作。虽如此,但我却极少在一些类同网站、电视与报刊等社会主流媒体上见到被举报被查禁的讯息。或许,已经大规模地查禁了,也查禁过很多次了,只是公开报道得少,我自己知道得少罢了。
不过,以我看来,查禁盗版书未必就一定很难,也不能光是没收掉现场的几本书罚点款了事,还应当顺藤摸瓜、穷追猛打、一查到底,把那些敢于造假的指使者和印刷厂都给揪出来,该拘捕的拘捕该查封的查封最好。造假的成本高了,风险大了,那么还会有多少人敢去造假呢?如果觉得问题严重,难度较大,一时不好解决,那么完全可以采取鼓励举报、公开悬赏、倡导批判的方式,轰轰烈烈地揿起一场“打假除剽”的“人民战争”又有何妨?
最近,听说国家已在大力倡导开展文化建设。我不知道时下的“韩方之争”算不算得上是一种民间个体受了舆论影响的一时反应,也无法估测这场由“口水仗”上升到法律高度的纠纷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过,如若是代表着当今文坛骂风的兴起,我倒不以为一定就是坏事,或一定只是坏事。这至少可以促进社会文化质疑精神的强劲。但光是一味质疑与一席乱骂,似乎并不能充分崭现“打假”精神的实质,还需要开展必要的调查,尤其是深入与详实的调查。凡事讲证据,谁提议谁举证,要做到有理有据,切不可仅仅只是因为轻信了一些流言就去大动干戈,而不计后果。如若真是搞错了,那么就要有敢于公开认错和改错的勇气,尽快尽可能地去消除负面影响,从而树立起值得更广大社会公众与读者理解、依赖与支持的个人品牌。
虽然如此,对于文坛骂风的兴起,我还是觉得无论怎么打口水仗,切莫轻易闹成人身攻击或动则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为好。我很赞同一句话,叫做“文人骂人不带脏字”。这既能充分体现性情修炼的水平,文化素养的功力,爱憎分明的风格,进退自如的睿智,虽骂不俗的风度,又能避免彼此硬碰硬,一旦急火攻心接上火,就水火不容没得退路。你看历史上的诸葛亮与周瑜,虽然旗鼓相当、风范不逊,但还不是谁急谁就输么?
即便是要骂,还非骂不可,那么去学学别人那种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也无不可。当然了,还可以像情人般打情骂俏,你来一句“该死的”,他来一句“坏家伙”。或是像兄弟般只骂不怒,虽怒不伤。即便是动了拳脚,也可以下来后大家一起握握手喝喝酒,互相喜笑颜开地评点一下对方哪句骂得够技巧够艺术,哪句骂得没内涵没水平,释然开怀,永结同好,岂不妙哉?那么,这样的骂那就没有白骂。说不定成为当今文坛的一桩美谈那也说不定。尤其是对于促进社会文化质疑精神的强劲,那还真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