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份杂志的灭亡说开去(杂文)

(2009-09-02 19:21:10)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青梅煮酒

从一份杂志的灭亡说开去(杂文)

 

(图/网络  文学原创/白衣书生)

 

(此文于2009年9月27日被中国作家网刊载)

 

  2009年初,我在网上无意之中看到一篇网友对某地兴办一份杂志没过几个月就宣告灭亡的介绍。据说,这份杂志在兴办之初,场面的确搞得很热闹,当地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前往庆贺。而之所以会走上每况愈下的道路,据说是因为该杂志社后来采用了太多的“关系稿”,导致办刊质量一路下滑,从而在广大读者中失去了市场。为此,让很多人都为之感到遗憾和痛心。

  不过,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透过这件事,却让我看出了一个道理:一份杂志的的生存,无论如何都不能只是一意孤行,而与众多优秀的作者和广大读者所脱离、所背弃。从这点上来,我认为是有利于杂志生存和文学发展的好事。

  作品是什么?并非仅仅只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它更应该是众多优秀的作者经过长期辛勤耕耘后的结晶。故而,任何一份杂志,都应当是一个可供作者展示作品,读者实现精神满足和勇于接受社会客观评价的媒介平台。而上述这份杂志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以为刊发别人一篇作品是多么了不起的权力,认为玩玩潜规则、照顾下人情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就走上了偏离文学主旨和愚弄他人的歧途,从而遭到众多优秀作者和广大读者的遗弃。

  我想,这份杂志之所以要冒天下之大不讳,一意孤行地大量采用“关系稿”,并不是没有看到前面的穷途与末路,而是“碍于情面”。之所以“碍于情面”,应当是与其千丝万缕的“利益”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不过,不是有句古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吗?由此可见,无论是做人还是行事,如果只是一味顾及眼前之小利,就必然会失去天下之大利。

  近段时间以来,我在网上常以作者的身份,和一些报刊杂志甚至是大型杂志的编辑聊天。我说,报刊杂志与作者是一对唇齿相依、互惠互利的伙伴,彼此间需要作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他们听了,大多都很为赞同。于是,在我的邀请下,就有一些编辑朋友加入到我所创建的文学圈旗下的文学交流群,以和一些包括作协会员在内的作者们保持更为良好的联系。

  这些编辑,责任心都很强,无论人熟与不熟,对于稿件的要求都颇为严格。你要投稿,他们就会把网址发过来,让你先认真阅读了他们的用稿要求后再说。在对于扶助文学新人的问题上,他们的态度都很开明。就连上个月,《中国作家.纪实》杂志社的组稿编辑何武生,在电话里和我谈了近十分钟稿件上的事,也是这般宽厚、谦逊无二。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在近来在网上与中国作家协会和艾克拜尔·米吉提、韩石山、于连胜、王剑冰等一些大作家加为博客好友,和这一年来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一百四十余篇原创作品的事,直到想起古之黄羊子的那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话来。

  试想,在中国传统文学采取极为开明与积极的态度,不断接纳并融入网络文学的今天,如果一份报刊杂志要想谋取更大的发展,仅靠闭关自守、沽名钓誉和大量采用“关系稿”的做法,能说是在认真把握时代潮流吗?谁又敢说它的未来,就一定不会走入面临生死犹关的困境呢?

 

 

从一份杂志的灭亡说开去(杂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