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绵路二巷(散文)

(2009-03-19 18:09:47)
标签:

原创

文化

分类: 行云流水

成绵路二巷(散文)

 

(图文原创/白衣书生)

 

(此文于2009年3月24日被中国作家网刊载)

 

    在我1986年入住成绵路的一个大院时,便知道在院子的围墙外面,有条百米左右的巷子,叫成绵路二巷。尽管我在住了十余年后搬出去兜了一个大圈儿,三年前又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大院,然而那条巷子却依然故我,除了巷子口上新添了几个补鞋和修脚的小摊子,还有那进去十余米的公共厕所全然一新之外,似乎并没什么改变。低矮的瓦房依旧低矮,曲折的巷道仍旧曲折。或许,它在这城市的中心已无比古老,古老得全然不把四周那不知什么时候崛起的楼群放在眼里,象个苍桑而倔犟的老人在独喁。

  象这样的小巷,在成绵路原本是有着好几条的,随着城市的变迁,都已然消失。我就曾记得在院子的斜对面,就有条工农巷,从入口进去,象是在条蚯蚓的肚腹里迂回,而且走到半路上还会有岔道,那条岔道是通向现在的临园干道的街面上的。不过,工农巷的消失,却是在90年后城区开发所造就的。那些和成绵路二巷里同样陈旧而古老的瓦房,没用三两天就被开发商稀里胡涂地撤了个干净,而且很快就在原地建起了崭新的楼房。如今矗在那里的,便是成都人民商场。

  我至今对工农巷的印象,莫过于是把成绵路二巷给拉长了几倍,扭得更加弯曲罢了。不知为什么,尽管离家门口很近,而且少年时的我也颇为顽皮,不过我钻进工农巷去却只有过两三次。似乎更多时候,还是个以老绵阳人自居的好朋友,在玩得无聊时,带着我过去转悠的,以玄耀他对这些街巷是多么地熟悉。不过,虽然去过,然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深刻的印象,就象这就摆在眼前的成绵路二巷一样。不过,印象不够深刻,可能是由于那里比较缺乏与自己有关联的故事罢。

  成绵路二巷,虽然低矮而古老,然而它里面的瓦房们,却似乎并没有因此而甘于沉寂。在巷子两头,都有一些瓦房伸到街面上。伸在成绵路街面上的,就有并排着的三间,而每间之间都没有什么间隙。似乎这正展示着古老的绵阳人,那邻里和蔼的朴素情谊。

  我看到那三间临街的瓦房最中间的那间燃起熊熊大火时,应该是九几年的事。那天晚上,约莫十点来钟,一听说外面街上的房子失火了,少不支事的我便和好朋友赶紧跑去看热闹。当我们赶到现场时,那瓦房正烧得噼叭作响,熊熊大火已窜到三四层楼那么高了,近不得人。我已经记不清当时是不是有消防车赶过来,只知道第二天再去看时,旁边那栋离得最近的楼房的外墙,已经被熏烤得一片漆黑,而店主却正带着人在瓦砾中,往外一点点地清理着没烧尽的东西。那是间经营自行车配件的店铺,里面原本堆放得极为密实的橡胶轮胎,已经在昨夜被无情的大火全部焚毁。

  据说,失火是由于电线老化引起的。而当晚那店铺里并没有人睡在里面。虽无人员伤亡,但店主却因此而损失了二十多万元的家当。这是他要经营好几年才能赚到的利润。让我很意外的是,在大火之后,那间原本已经烧得很破烂的瓦房,却并没有因此而撤除。店主组织起人把它又重新盖了起来,而且还把店面作了些当时看似很不错的装修,显得更加亮堂而整洁了。

  在前些年,我不只一次地听说,有开发商想把成绵路二巷的那片瓦房,和我家所在的大院,开发成一个不错的楼盘,一二楼建成大商场,三楼以上便是电梯公寓。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开发商来过了一拨又一拨,都没有建成。据说,是因为有些住户经济困难,而且又不愿意拆迁到其它地方去。

  于是,我那原本有着的欣喜,在冒了几个肥皂泡后,就自此无了踪迹。

 

 

成绵路二巷(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