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菩提树(散文)

(2008-11-23 14:14:35)
标签:

原创

文化

分类: 行云流水

寻找菩提树(散文)

 

(图/网络  文学原创/白衣书生)

 

星期六早上八点,我刚穿衣起床,阿丹就打来电话,说要出发了。“不是约好八点半的吗?”我有些诧异。“唔,我已经送了女儿去上学,现在忙完了啊!”他在电话那端平静地说。一会儿,他就开车过来,在楼下直叫唤。我胡乱地洗了两把脸,就匆匆下去,和他在街对面吃了碗米粉,拐过几条街接了他姐夫发哥,然后就向着城外驰去。

在绵阳城区的北面,有个新桥镇的瓦子村,阿丹和姐夫共同经营的农场就地处那个山湾子里。说是山湾子,实际上也没什么称得上半点伟岸的山,全是丘陵。这在四川盆地,属于比较普遍的地形地貌。不过,人们仍是把那些低矮的小山包来称作山,这已经成了习惯。

一路上,他一边开着车,一边向我认真地介绍着他们农场正在开发的无患子树产业,还带了份专业的文字资料来给我,以便能够对这个产业能够有更多的了解。无患子?这种树,在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象我曾在生活中遇到过很多司空见惯的树木一样,很难叫出几种名字,因为我对树的了解,似乎主要来自于所读过的文字作品。今天我要去,一是和好朋友一起度周末,二是改变自己以往的度假方式,三是去了解朋友的农场和产业。

汽车在绵梓公路上向着郊外行驶了约莫半个小时光景,便向右一头扎进了乡村公路,七扭八拐地一会儿便到了我们要去的地头。他把车停在一个三叉路口边,我们便一起向着其中一根道走去。不到一百米,便是他们租住的一所简陋的农居。阿丹的父亲穿着黑昵子大衣,正在屋外的院子里走来走去。见我们打开铁丝栅栏上的锁进去,他并没有理会我那满脸微笑的招呼,而是一味地责问,令我愕然。这时,阿丹便拉了拉我说,不要理会他,我们便进去客厅里坐下说话。

先做活还是先参观?”发哥开始征求我们的意见。

先参观下吧!让我对你们所开发的产业有个大概的了解。”

好,那我们就先参观。”发哥是外地人,已经五十一岁,但却结实得象头健壮的牛一样,他脸膛上那时常绽放而出的顽皮微笑,总让人觉得他心态极年轻,看起来也就四十才出头。

你说我哪里不对?你咋就这么坐在这里?”身边突然又冒出刘父莫名其妙地指斥。阿丹向我一使眼色,低声说了句不要理会他,然后就和发哥带着我向屋子后面走去。这时,我想起他父亲父亲患老年痴呆症已经好几年了,也曾走失过几次,有次还让全家给忙得城里城外找了两三天人。

屋后是块约一亩的平地,黄褐的土壤铺成的地面上,一溜儿地栽着二十来棵约有十米高的菩提树。只是这时,大多的枝叶都被修剪,好几棵的树腰都还挂着点滴。看来,是不久前才移栽过来的。在他们的介绍下,我却一个劲地想象着日后这里枝叶茂盛、一片绿荫时的情景。这是我第一次认识菩提树,也第一次走进菩提树的林子。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释迦王子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故事。或许,还会有更多的人能在这些菩提树下得道纳福吧!但愿阿丹的父亲,也能在这片林子里获得身心的宁静,从而一天天病情好转起来。

既然是菩提树,就完全可以以菩提树的说法来作宣传啊!为什么还要叫无患子?”我满怀不解地问。

如果叫菩提树,那就显得外行了。这只是它的俗称。在国际上,都是叫无患子的本名的。”发哥笑了笑,认真地回答道。

随后,我们又向着旁边几块地里的半年苗、一年苗和插接区走去,路过了鱼塘和鸭舍,我一边走一边听着他们的讲解。从而让我得知了菩提树具有易生长、抗风沙、防止水土流失、强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特点,果实可以用于提炼纯绿色环保化妆品的诸多用途,同时也得知他们公司已经和村民们签订了几千亩的租地种值合同。不光在瓦子,安县界牌等地也有,就连云南丽江也在邀请过去合作开发,不过他们现在还时间顾及。

参观完后,我们就拿起锄头、十字镐等农具,在一块地里指定的位置挖起了树坑,这是为一会儿买树回来移栽用的。

你还是拿副手套戴上吧!免得把手磨粗了。”阿丹在旁边一边挖着一边对我说。

不用了。我们三个人中,我才是真正的农民出生,我可不想让别人笑我‘忘本’!”我一边举起锄头便挖,一边微笑了回答。这话一点没错,他们都是城市里长大的,而我当初的确出生在农村,也难得有机会来觅得这份来自土壤的芬芳。三十年的城市生活,已经让人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疲累,越来越让人沉溺于在坚实的混凝土建筑的碉堡里慵懒地固守。真是搞不清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城里人都想去农村,而农村人却都想去城市。或许,这还真是应验了那“围城效应”吧!

树坑挖好了,我们就叫上工人老蒋,一起开车去旁边的那些山湾子里寻觅菩提树。车只能停在路边,然后我们就踩着乡村小道四处查找。

那里有棵,那里还有一棵……”发哥不时都会新发现。我顺着他的手指远远望出去,几棵树冠近似的树正屹立在丛林之中,或是农家的院墙旁边。有两棵并列长着的,走近一看,腰正劲直,枝叶茂盛,大约十米来高。老蒋掏出卷尺一量,直径三十公分,正是树中佳品。大家莫免一阵欣喜。发哥来回看了看,便把头摇得象拨郎鼓似地说,离大路太远了,吊车没法拢身,再好也没用,弄不出去,如果找十几个人来硬抬出去,人工费会高得吓人,况且现在这些村子里的壮实男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也找不到人来做。听他这么一说,大家便只好满怀遗憾地继续向前走去。后来,我们又在灌木丛里发现了几棵菩提树,找来主人几下说定价格,当面付了钱,雇好了人挖树。

我们匆匆回去吃了午饭,便带上农具开车过去。先前雇的人已经在挖那两棵半成年的树了,我们便去农家院墙外挖先前买好的那几棵一人多高的小菩提树。一家听到喊门,便走出来个十八九岁的男生,听说是买了他家的树现在就要挖走,他便守在旁边看着,一边听着我们几个嘻嘻哈哈地凭空指责对方见色忘义的笑闹声。一会儿,他回院门里去了,又跑出两个同样大小的女生,凑过来笑着用普通话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种这树。“是因为造孽太多啊!”有人一边埋头使劲地挖着,一边神情严肃地暗笑着顽皮。后来,两个女生似乎听出了其中几句不痛不痒的混话,便埋头走开了。当听着院门哐当一声关上,我就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笑得跌坐在地埂上,一边又把那说混话的人给指斥了一回,大家都给弄得笑得不行。

树挖好了,大家便七手八脚地又抬又拉,好不容易给弄到路边。后来遇了一辆路过的货车,约好了时间,我们便开车回去吃饭。一个多小时后,车开了过来。天已经全黑下来,我们就打着电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树全给弄到车厢里去,然后就一路子地凯旋而归。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便早早地起来,把昨晚弄回来的树,大的栽在屋后的菩提林里,小点的栽在鱼塘边的苗圃边的空地上。

坐在回城的汽车里,阿丹的姐姐开着车。我和她一边闲聊着,一边在脑海里浮现出她母亲哄着患病的老伴吃饭时的情景:乖乖,快来吃饭了!这菜是你最喜欢吃的……就象哄小孩似的!

或许,待得它日菩提绵源如海,这农场定然早已林掩万家,阿丹的无患子产业开发公司的销售业已遍及国内外了,而他父亲的病,也定然会在这菩提林下渐渐地好转起来的了吧!

 

 

         寻找菩提树(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