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文/秋枫)
 
   
窗外的夜空又闪亮了一下,他感觉象是闪电了,便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玻璃,一阵凉风扑面而来,楼外的地上已经湿漉漉一片。
   
降温了,今早开始,从窗缝透进房间来的风丝,他已经感觉到,便又穿上了那件原来打算不再穿着的毛衣。走在晨风里,地上还有些湿,风是凉丝丝的,他知道自己似乎又聪明了一回,就连那踩在湿地上的脚也有些漫散,象是飘浮着几丝得意。
   
或许,是该降下温了,前几天的晴朗,并不意味着这临夏的天气,就会一直温暖下去,就不会再天凉了样的。现在这时节,时热时冷地变幻,似乎才是再正常不过的。或许,象这样时而温和时而清凉的感觉,穿着件毛衣,或许才是最为适度的惬意,才能酝酿更为恰当的心景。
    忽然,想起还只写了三集的《秋蝉》来,想起邱秘书与娜娜的办公室恋情来。为什么才写了三集就没有了续上下文的激情?是不是和生活中的取材与必要的场景重塑有着什么关联呢?是啊!或许,故事终究是生活中的一些翻版吧!只是披上了文学修饰的面纱。这个虚拟的邱秘书会是谁呢?莫非是这生活中自己的原型?可他必竟不是那意气风发的市委秘书啊!幸许,当时的心境也并没有多少舒适的感觉。但有她,那个故事中的娜娜,随风而来的温暖气息,这世界似乎就应该变得如此惬意。然而,两个人的情感,终有渐渐地疏远,淡淡的干涩,让语言无法来触及。
   
结果,那故事终于没有进行得下去了,因为能够用以取材的场景已经泛起了复杂的水纹。就象这忽暖忽凉的天气似的,时常的变化似乎才是最大的真实,或许正因为这样,才让人觉得是那么地正常,那么地自然流淌。
   
那晚,酒吧中央的舞台终于响彻起了劲舞的音乐,同桌的朋友中只有他和她,象孩子样地跑进了台上疯狂的人群,人太挤,他们只好面对面地好一阵子地狂魔乱舞。看着他那孩子样的舞动的身影,她终于笑坏了,直说第一次看见他这样的。好不容易从强劲的音乐中抽出身来,都累了,身上汗汗的,便又回到楼上的座位上去,依是淡淡地坐着,一边和朋友们喝着酒,一边看着舞台上搞笑的表演,若无其事。是啊,天热了后自然就会有些凉的,那感觉的确是着淡淡地干涩夹杂了几许惬意。舞台上,有人挤在了他们中间,终于自然地飘浮着,感受着距离变化的不同的美。
   
眼里不再会有那一直的暖意,因为他已经感觉到,“距离”或许将是最为舒适的“自然”了。于是,当她听到身边的他在别人通电话时的背景铺设,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声,忽然发现原来彼此已经有了距离,便又继续认真地“漠然”起来。后来,他会在有她的朋友聚会中与别的女孩温情的调笑,会在有她和朋友们一起K歌时叫个漂亮的女孩过来,与大家逐一地喝酒。距离,原来已经成了他心中的一道堤,似乎有时他也会想,如果“娜娜”会把他想得花心点可能会更好,误会似乎在这些时候可能才是对那距离最好的把持,就象“天凉好个秋”一样,尽管清凉,却不失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或许有时,他是极喜欢让自己变得愈发神秘的,任由误会滋生,而没兴趣去解释半分。因为距离,他就会变得神秘起来,把心轻轻地掩藏,让曾经能够看清他的她,模糊了视野,再也看不清晰。或许,他已经习惯了,让这雨后的凉风,轻轻拉起那面纱,让故事中的温情,由此悄悄地淡去,刻划上一道似乎永远都不能再逾越的距离,涩然地无形。
   
窗外的夜空,已经沉静了下来,偶尔才亮一下的闪电,已在这午夜的黑暗中不知不觉地熄灭。他推上玻璃,将那无尽的夜凉关尽,任由那曾经一味飘浮的温暖夹杂着阵阵来袭的清凉,丝丝褪去,只剩得这无色的夜,在梦角舒适地呢喃,莫名地惬着意。
 
 
 
 
---更多精彩  
欢迎品评---
(文学创作  不乏虚拟)
 
 
A、获奖作品
 
 
 
B、杂谈类
 
 
 
E、散文类
 
 
 
F、群文化类
 
 
 
G、班文化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