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文/秋枫)
这冬意未去的初春啊,还真是有着几分萧瑟,就象这人生,酸酸甜甜,夹杂着些淡然的涩。
透过车窗,望着外面两旁的树林,轻轻地摇晃,枝叶间几点淡黄的枯痕,凭添了几许清凉。这车,正行驶在山的半腰,山下就是密集的住宅群。这半山腰的公路是从从两个山包间的垭口翻过来的。山那边是正在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的盘,山这边却是可以遥观市区全景的线。这个垭口,没有名字,但却因它与几个浅浅的山洞相连而得名,一说白云洞,但凡是本地人,谁都知道是这儿。再往前就是位于城市东方的富乐山公园,整个公园中的林木葱郁、自然,是本市的一大景观,占据着半个长长的山头,相传是三国时期蜀中刘焉迎接刘备入川时停留之处,二人曾一同携手于此,纵观涪城景致,备曰:“富哉,乐哉。”故使此无名小山头,就此得名“富乐山”。在园中,亭台楼阁,均以汉味相融于山水花草之中。在山的最高处,建有一八角八层的建筑,人称“富乐阁”。一进门,便见二刘携手之图立于阁中,游人可以从门内两侧逐层拾阶观景,城市林立的建筑尽收眼底,三江汇流之水近在眼前。阁下不远的山脚处,便是有名的“碑林”,多有碑拓之文镌于山壁之上,尽为古汉遗风,让人留涟忘返于其中。下山不远处,便是“汉阕”所在。此仅为城东之古迹。
作为绵阳,古时唤作涪城,多有古迹,主要以汉迹居多。在城西,有个与富乐山相类似的山头,因内有三国蒋琬之墓而闻名,现为西山公园。此园中林木较少,但名堂不少,羲之、杨雄均在此栖息玩墨过。偶尔走走,倒也清静,尽煸游人怀古之情。
对于三国,我也算是一个迷吧。记得初获《三国演义》之时,就曾一一品读,为之沉醉不已。想那天下多少英雄豪杰,驰刹风云,而今却只换得黄土一盅。
“俱往矣。”记得有人这么说过。
或许,这正如人之一生。无论曾经是威震八方,还是功勋无数,但终究突不破这生死轮回。或是和风暖阳,或是清凉萧瑟,却都轻雅淡然,凋零着陈旧的史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