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高尔夫职业球员中巡赛麓山杂谈 |
人在北海道,天气晴好,球场也不错。
先说说上周的比赛吧。第三天的76杆的确算是一个败笔,那天的推杆状态不是很好,老推不进。这一周的日本PGA锦标赛,我在短杆和推杆方面也要好好准备一下,这座球场的球道虽然比较窄,但总得来说,难度还是在果岭上。
上周的比赛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不是果岭,而是冠军。冠军Yuji是68年生人,今年已经41岁了。在赢得这场大比赛之前,他打了18年职业高尔夫,从来没有赢得过冠军,职业生涯总奖金,在这场比赛之前,也不过2300万日元的样子。他的夺冠让我很感慨,在平凡中坚持18年,他把高尔夫职业球员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说实在的,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能赢冠军的,也不是每个人打个十年八年就能赢冠军的。他在这18年里一直坚持着,至少证明了一点:他对高尔夫的爱,是真心的,是执着的。可以这么说,他能够捧起冠军奖杯,绝对不是偶然。想想吧,做职业球员,没赢得过一个冠军,也几乎没有什么亮点,赞助也不好谈,他是怎样坚持这18年的?试想一下,如果他在这些年里哪怕是偶尔松一口气,歇一下,能走到今天吗?我想不能。
不知道用媳妇熬成婆这句话来形容他恰当不恰当,但事实就是,他赢得了这场打比赛的胜利。这一场比赛的奖金,比他过去18年里赢得总奖金还要多。他也因此得到了5年日巡赛的豁免权。在高尔夫这个领域,只要你用心、坚持,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我在北海道的这一周,国内的兄弟们也在成都麓山参加麓山锦标赛。前些天国内朋友告诉我,今年的麓山锦标赛会有电视直播,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很振奋。挺感谢麓山球会的,努力促成了这一次的电视直播。
作为高尔夫这个行业的的从业者,我们球员是很希望比赛能做到市场化的。市场化体现在哪里?球员的努力投进去了、赞助商的金钱投进去了,都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广高尔夫,从而形成一个对各方来说都有利的良性循环。另一个方面,对我们国内的职业球员来说,电视转播能够提高他们的曝光率,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我真的很希望国内的每一场比赛都能够像麓山这样,出现在电视上,把我们的球手推向大众,让大众更了解高尔夫这一项运动,让这项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更大。我在想,就拿中巡赛来说,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如果中巡赛能够在当地的电视台有直播,如果主办方能够像这次麓山一样,在当地做一些比赛的预热和铺垫,培养属于高尔夫的观众群体,我想,这个比赛的运转会越来越良性循环的。
我们都是身处在高尔夫这个行业里的人,希望这个行业在各方的努力之下越做越好,这就是我们的期望。
从这个话题说开来,高尔夫在中国开展了25年,还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积淀。这样的积淀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够做到的,需要一种坚持。今年是麓山锦标赛的第二年,我也期望能够看到第十年、第二十年、第一百年。赛事延续下去,形成属于自己的赛事文化,这样的比赛多了,中国高尔夫才能慢慢培养、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
这些年我一直在国外打比赛,跟国内的球员朋友们见得不多。但从心里,我和大家是站在一起的。球员是比赛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只有打出自己的精神和水平,我们才谈得上在中国推广高尔夫这项运动。甚至都不一定要走出国门,在国内比赛上同样可以尽力而为,做到职业球员的义务和责任。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推广高尔夫运动。怎样推广?在球场上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打一个比方吧,中国高尔夫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如果我们做到自己的最好,将这个家变大、变强,那我们自己每一个人不也就变强了么?相反的,如果只有一两位家庭成员强,那这个家,这个家里的其他成员,并不一定会强大起来。
说了这么多,相信有心人会明白我在说的什么。说说我自己吧,出来两周多了,现在自己感觉到的一个问题是,这两周的比赛精神都不是很集中。确实心里还是很牵挂家里人,尤其是现在又新添了一位家庭成员。想起自己第一次当爸爸的时候,现在的心态和那时候很相似。一个人在外面比赛,想家庭、想孩子、想太太,经常会想,现在他们怎么样,以后又会怎样。家庭和事业是连在一块的。我知道这样的情绪对比赛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这是人生一路走来,不可缺少的一种感觉。
而且,现在的我也在积极地调整这样的心态。怎么说呢,就像在比赛中紧张一样,你紧张多了,也就慢慢知道这种情绪的来源,从而能找到解决的方法。现在的我,正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路上。在日本还剩最后一周的比赛,调整心情,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