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加坡。这里还是我的中转站,上一周是从这里到澳大利亚,下一周从这里到印尼巴厘岛。
在珀斯的两天比赛,状态都很一般,没能打进周末的比赛,自己心里想着也很不痛快。但职业球员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场比赛接着一场比赛,容不得心里有太多的挂念。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忘掉在澳大利亚的不愉快,调整好状态,面对下一周的巴厘岛。
不过,有一个人是忘不掉的。
在澳大利亚打比赛的时候,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球场和酒店两点一线,吃饭要么就在酒店的自助餐,要么就在酒店旁边一家靠海的餐厅。第一天比赛打完的时候,我和教练凯尔在靠海的那家餐厅吃饭,遇上了新加坡球员马丹·马玛特。
他第一天打得很不错,-7,我们坐在一起聊了起来。他也是凯尔的学生,我们算是同门师兄弟。他说,在新加坡那个地方几乎找不到像凯尔这样好的教练,老爷子的教学理念在他看来,是很出色的。说到教练,我在澳大利亚被晋级线拦下后,他拖了一个多星期的病终于可以抽出时间来去检查了。
但除了同门之外,我们俩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从小的说起,这两周在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为我背包的球僮,就是以前马玛特的球僮。我们俩都赢过新加坡名人赛的冠军,而他也和我一样,在印度赢了一场比赛。他赢下新加坡名人赛是在2006年,我夺冠的前一年,当时他的球僮就是现在为我背包的这一位。他跟我讲,其实2004年的新加坡名人赛,他本来是很有机会赢的。最后一天在领先组出发的他,为了热身,早上7点钟就到了球场,在下场之前,他整整在练习场上练了四个多小时,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体力不支,丢掉了冠军。2006年,他吸取了教训,最后才赢得了这场本该两年前就赢的比赛。
跟他聊天,我的感触挺深的。我们俩的共同点很多,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也慢慢地回味他的一些经历,想想自己。他也是个很勤奋练球的球员,每时每刻都愿意泡在练习场上。这位四个孩子的父亲,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对高尔夫,对这项事业无止境的追求。高尔夫是一项个人的运动,能不断地从别人身上学到经验,我想是很重要的。
这次来新加坡还有一个目的:3月底的时候,英国公开赛资格考试将在圣淘沙球场举行,我计划要打这场资格考试,所以也正好提前先来熟悉熟悉球场。
下一周的印尼也是欧巡赛,继续努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