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诫》:女性内化男尊女卑的教科书

(2007-05-15 23:32:30)
分类: 女性主义课堂
    班昭的《女诫》七篇,是中国最早的较为系统、完整的女性道德教科书。后来的《女论语》、《女孝经》、《内训》等,都明显是在《女诫》的基础上产生的。

    班昭生活的年代与《孔雀东南飞》的建安时期相去不远。《女诫》本来是写给女儿看的。由于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欣赏和班昭学生的推崇,传播得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女诫》全文约1700字,分为《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第一篇《卑弱》,是对女性地位和职责的总论,确定了全文基调;第二至第五篇讲夫妻关系及妻子应具备的主要品德;第七篇讲如何搞好与小叔子、小姑的关系。

  “卑弱”是班昭对女性的一个总体判断和总体人格要求。她认为女子地位卑下、生性柔弱。《夫妇》提出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是“御”与“事”的关系,即丈夫统治妻子,妻子侍奉丈夫。《敬慎》论述妻子对丈夫所应持的“敬顺之道”。夫妻间一旦发生冲突,责任就归于女方。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妇女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即《妇行》中的“四德”。

  “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妇德”就是“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

  “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择辞而说,不道恶言,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为妇言”。

  “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从时,身不诟辱,是为妇容。

  “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为妇功”。

    通观四德,可以看出班昭并不强调女性的才能,而是强调行为的道德标准,即能守礼节,说话分清时间、场合、身上衣服干净,能尽一个家庭主妇纺线、织布、做饭的职责,就是贤妻的标准。这种轻才重德的倾向发展下去,必然导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结论。

  《曲从》强调为人子媳者务必讨得公婆的欢心。让公婆满意的最好方法就是“敬顺”、“曲从”、一意顺从。好的媳妇在婆婆面前,就要像影子随人一样,她怎么动,你就得跟着怎么动。按道德说,嫂子的地位在小姑和小叔之上,从血缘和情感上说,小姑和小叔在公婆心目中的分量又比嫂子重。这种情况下,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和小姑小叔搞好关系。方法是“谦顺”,和应付公婆的办法差不多。

    由此可见《女诫》的特点是:

    一,让女性协调好人际关系成了女性道德的唯一任务。

    二,女性的道德活动被局限在家庭之内。

    三,男尊女卑成为女性道德的基本原则。由男性向女性灌输男尊女卑的思想,到女性自觉承认和提倡男尊女卑。这是女性内化男性道德训诫的经典论据。

    四,浓重的奴化教育色彩。卑弱、敬顺、专一、曲从、谦顺等道德原则,无非把女性驯化成忠实的奴隶和无自我意识的愚民。女性完全成为男性的工具。

   《女诫》的以自卑为美为德(“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对中国女性的深远影响:起到摧毁女性自信心的作用;把女性排挤出社会活动大舞台;强化女性的依附心理。

 

                       权雅宁:《女诫》对中国女性道德的第一次系统影响

           《中国女性主义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P79—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