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天赋慈悲消失

(2007-09-13 09:49:03)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S的生活点滴
    在北美洲西北角有一个岛屿,东面是加拿大,西面为白令海峡,南北分别为浩瀚的太平洋和寒冷的北冰洋。因为岛上布满森林,所以吸引了大量鸟类来此居住,特别以一种被当地土著人称为“慈悲鸟”的数量最多。之所以叫它们为慈悲鸟,是因为它们在抚养幼鸟时,不管是谁,只要发出和幼鸟相同的“饿啊、饿啊”的叫声,它们都会将口里的食物向叫声投去,如果听到的叫声越凶,它们便捕食越勤。它们不停工作的原因,是因为拥有一颗慈悲的心。
    生活在那里的土著人中,便有一部分人利用慈悲鸟的慈悲心而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们学着幼鸟的叫声,整天坐在一块地毡旁,不停地叫着“饿啊、饿啊”,于是便有无数的慈悲鸟飞来投掷食物。等到地毡上堆满的鱼虾和蛤蜊等食物,他们便满意地打包回家了。他们将一部分食物拿去换钱,一部分用来自己吃,很快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但是,并非岛上所有的人都会坐在那里等待慈悲鸟投掷食物,还有一大部分人不屑于那样做。他们认为那样无异于乞讨。他们坚持自己下海捕鱼来养活自己,虽然辛苦些,但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所以心里舒坦。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觉得学着幼鸟的叫声来欺骗慈悲鸟是不道德的,而且慈悲鸟因为要“照顾”那么多成天喊“饿”的人,便来不及照顾幼鸟,致使许多幼鸟得不到食物而饿死了。为了不让慈悲鸟灭绝,他们只得将自己捕来的食物喂给幼鸟吃。
    于是岛上便渐渐形成了这样三种人,第一种专靠慈悲鸟施舍生活;第二种为自给自足型;第三种则不但自给自足,还要给幼鸟喂食,担当保护慈悲鸟的重任。
    突然有一天,一场大火毁掉了岛上的森林,慈悲鸟被迫迁走了。从此很多人的生活秩序就乱了套。第一种人因为习惯了慈悲鸟的施舍,他们除了喊饿外,不会干别的事情,于是跑到大街上继续喊饿。第三种人因为习惯了给幼鸟食物,而岛上没有鸟了,于是他们就把一颗慈悲的心寄托了在大街上喊饿的人。只有第二种人依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便是如今美国的第49个州——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有1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相当于3个法国,7个英国那么大。阿拉斯加虽然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发达城市,但除了大部分能够自给自足的人外,还有另外两部分人,一部分为慈善家,一部分为乞讨者。
    其实不只是阿拉斯加,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这三种人,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看自己拥有怎样的心态。
 
    摘自《做人与处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