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数学卷面质量分析 2

(2010-11-06 23:02:57)
标签:

教育

四、学生答题具体情况分析

较好部分:

(1)、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于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三、四、五大题基础知识题中,四、五题得分优秀率在67%以上,合格率在90%以上。这说明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切实掌握了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这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达到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

(2)、计算题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如数的运算,以口算、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等形式对学生的计算学习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其中,口算的平均正确率98.6%,混合运算的平均正确率94.5%,简便计算的正确率在93.3%.合格率达到91.7%,这在所有考题中是比较高的。这与教师扎实的计算教学是分不开的,教学中,教师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口算为基础(课课练习口算),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考卷看出,口算题的正确率高,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

(3)、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应用题得分优秀率接近55%,合格率达到72.9%,而且有42个得满分。

  不足部分:

通过对试卷的抽样简析以及对部分师生的调查询问及相关资料的反馈,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与思考。

1、概念含混不清或不能灵活运用而出错。如第二题1小题,是一道认数试题,学生因数的中间漏了补“零”,出错率较高,据对100份试卷的抽样查看,答错的学生仅就有30人左右;失分率达30%,第二题9小题圆锥体单位的换算错误较多;第二题10小题是一道拓展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失分率很高。第四题5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B和D,而学生往往只选择B或D,类似以上问题,均因学生在相关概念的掌握方面不够全面、不够牢固、不能灵活运用所致,说明师生在概念知识的教学中,没能使学生完全将知识内化和理解,导致概念知识既含混不清,更不能灵活运用,造成错误较多。

2、变式试题的解答能力较差,对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而出错。如第四题2小题是一道典型的变式试题,学生不能灵活应用概念知识,失分严重;第四题4小题属于搭配问题的题型,失分也很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均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掌握,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用知识,显示出了我们教学过程中,变式教学方法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3、动手能力较差,实践操作性不强而出错。如第五题是动手操作题型,许多的学校得分率也不是很高,主要的原因是:第二个问题学生对 “新华书店在北偏西40度方向320米处,图中表示出它的位置 ”必须先算出在图上的距离再作图,学生作图不准确、规范性不强,仍有不少学生未按“长度”作图、度数不准确。这一现象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性试题没有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

4、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出错。运用知识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仍是数学教学的难点,这部分知识学生出错率较高,如第六题5小题,有的学生不会从题干提取有关信息;第6小题,学生均是因为对题意分析不透彻、理解图意不到位、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错误较多,失分率较高,这一问题现象,折射出了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亟待重视和加强。

五、今后努力方向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大家都认同的教学教育理念。想想我们平常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的作业,我们的评价体系,真的还有很多事要做,真的还要我们齐心协力的一起来做。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  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针对学习弱势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低进高出,用数学的美丽吸引他们。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度。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  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 估算、验算、认真审题、检验方法等。

4、“双基”引路,探究创新。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联系生活  培养数感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感受数的意义;重视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注意运算与运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注重过程性目标的培养。

6、加强实践  学会交流      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合作交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7、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消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值得自我反思的是: 这次质量检测结束了,从试卷上来看,试卷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今后,怎样的试卷才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检测内容怎样贴近教材与生活?试题从哪些方面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从哪些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呢?这些都要在摸索中去找答案。我想,只有把这样的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了,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