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卷面质量分析 2
(2010-11-06 23:02:57)
标签:
教育 |
四、学生答题具体情况分析
较好部分:
(1)、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于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三、四、五大题基础知识题中,四、五题得分优秀率在67%以上,合格率在90%以上。这说明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切实掌握了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这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达到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
(2)、计算题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如数的运算,以口算、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等形式对学生的计算学习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其中,口算的平均正确率98.6%,混合运算的平均正确率94.5%,简便计算的正确率在93.3%.合格率达到91.7%,这在所有考题中是比较高的。这与教师扎实的计算教学是分不开的,教学中,教师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口算为基础(课课练习口算),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考卷看出,口算题的正确率高,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
(3)、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应用题得分优秀率接近55%,合格率达到72.9%,而且有42个得满分。
通过对试卷的抽样简析以及对部分师生的调查询问及相关资料的反馈,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与思考。
1、概念含混不清或不能灵活运用而出错。如第二题1小题,是一道认数试题,学生因数的中间漏了补“零”,出错率较高,据对100份试卷的抽样查看,答错的学生仅就有30人左右;失分率达30%,第二题9小题圆锥体单位的换算错误较多;第二题10小题是一道拓展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失分率很高。第四题5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B和D,而学生往往只选择B或D,类似以上问题,均因学生在相关概念的掌握方面不够全面、不够牢固、不能灵活运用所致,说明师生在概念知识的教学中,没能使学生完全将知识内化和理解,导致概念知识既含混不清,更不能灵活运用,造成错误较多。
2、变式试题的解答能力较差,对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而出错。如第四题2小题是一道典型的变式试题,学生不能灵活应用概念知识,失分严重;第四题4小题属于搭配问题的题型,失分也很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均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掌握,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用知识,显示出了我们教学过程中,变式教学方法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3、动手能力较差,实践操作性不强而出错。如第五题是动手操作题型,许多的学校得分率也不是很高,主要的原因是:第二个问题学生对 “新华书店在北偏西40度方向320米处,图中表示出它的位置 ”必须先算出在图上的距离再作图,学生作图不准确、规范性不强,仍有不少学生未按“长度”作图、度数不准确。这一现象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性试题没有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
4、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出错。运用知识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仍是数学教学的难点,这部分知识学生出错率较高,如第六题5小题,有的学生不会从题干提取有关信息;第6小题,学生均是因为对题意分析不透彻、理解图意不到位、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错误较多,失分率较高,这一问题现象,折射出了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亟待重视和加强。
五、今后努力方向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大家都认同的教学教育理念。想想我们平常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的作业,我们的评价体系,真的还有很多事要做,真的还要我们齐心协力的一起来做。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
4、“双基”引路,探究创新。
5、联系生活
6、加强实践
值得自我反思的是: 这次质量检测结束了,从试卷上来看,试卷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今后,怎样的试卷才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检测内容怎样贴近教材与生活?试题从哪些方面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从哪些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呢?这些都要在摸索中去找答案。我想,只有把这样的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了,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