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寿的估值---林森池(3)

(2008-05-23 15:37:54)
分类: 亦可投资

        表3:宏利保险估值方法(PEVG)

PRICE/EMBEDDED VALUE/GROWTH

 

 

平均收市价

(港元)

内涵价值(港元)

内涵价

值升幅

市价/内涵价值

Price/Embedded Value

市涵率/内涵增长

PEVG

2003年

108.00

103.60

 

 

 

2004年

155.90

111.25

+7.4%

1.50X

1.50/7.40=0.202

2005年

193.18

121.97

+9.6%

1.73X

1.73/9.60=0.180

2006年

251.79

140.16

+14.9%

2.06X

2.06/14.9=0.138

2007年

267.40

154.17E

+13.0%E

1.91X

1.91/13.0=0.147

 

﹡2007年平均价至4月

    中国人寿历史较短,但胜在增长迅速,2004年股东资金只有664亿元人民币,2006年已上升至1,396亿元人民币,与宏利的1,718亿港元之间的差距已大幅拉近,超越宏利指日可待。单从业务出发,2006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增加23%,相对宏利的3%,表明中国保险市场潜力庞大,客观优势无可置疑。以2006年中国人寿每股内涵价值上升幅度51.3%相对宏利15%的增幅,大家都愿用较高估值买入中国人寿股票。现时宏利市涵率为1.9倍,表4以中国人寿为例子,2007年1至4月平均收市价为23.28港元,是2006年内涵价值6.8港元的3.4倍,但预期2007年内涵价值会有25%升幅,所以PEVG估值仍是宏利便宜,亦证明中国人寿估值仍算合理。回顾2005年及2006年,中国人寿的估值以全年平均市价5.6与12.9港元计算,相对宏利是极度偏低,这又是市场错价(Mispricing)的好例子。

表4:中国人寿估值方法(PEVG)PRICE/EMBEDDED VALUE/GROWTH

 

 

平均收市价(港元)

内涵价值(港元)

内涵价

值升幅

市价/内涵价值

PRICE/EMBEDDED VALUE

市涵率/内涵增长

PEVG

2003年

5.55

 

 

 

 

2004年

4.98

3.36

 

 

 

2005年

5.60

4.25

+26.4%

1.66X

1.66/26.4=0.062

2006年

12.90

6.43

+51.3%

3.03X

3.03/51.3=0.059

2007年

23.28

8.03E

+25.0%E

3.62X

3.62/25.0=0.145

 

﹡2007年平均价至4月

三、比较中国人寿及平安保险

 

 

    1、比较两者边际利润及成本效益

    表5及表6是比较中国人寿及平安保险的边际利润及成本效益,保险业务支出包括对保户的赔付、红利、利息支付及公司的递延收益等。经营成本包括保单费用摊销、佣金支出、管理费及其他。

    将经营成本与总收入作比较,所得比例可以观察两者在控制成本方面的成效。将保险业务支出与总收入比较,即时可见保单的边际利润,结论如下:

   (a)保单边际利润方面(保费收入相对保险业务支出),中国人寿较优。20世纪90年代遗留的固定高息回报人寿保单连同财险本身的高赔付率,明显拖累了平安保险的边际利润。

   (b)撇除投资收益,两者保单边际利润过去两年几乎同步下滑,反映行内竞争日趋激烈,新推出的保单需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保户所收获的利息回报及红利亦相应提高。

   (c)在成本控制方面(经营成本相对总收入),中国人寿明显较优。为争取更多保单,平安保险不惜提升保险经纪佣金,以2006年下半年成本上升最为明显。

   (d)中国人寿投资收益明显较平安保险优。中国人寿认购超级国企IPO,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投入资金较多,杠杆效应明显,以其直辖身份,成功地以57亿元人民币买入广东发展银行的20%股权,改组成功后上市,利润数以倍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