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小企业,风险系数远远超过大企业,这一点,是成立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千百家小企业倒下去,才有一家站起来,成为大企业。大企业之所以成为大企业,它们是凭借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才从无数的小企业中搏杀出来。(中石油、中农工建四大行除外,它们的大是拼凑而成,不是竞争而来。)小企业要想成长为大企业,没有超越同行的竞争能力,就不可能脱颖而出、越极而立。小企业中的成功者永远是少数。较之大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差,倒闭的可能性更大。
成功地投资中小企业,利润回报超过成功地投资大企业,这一点,似乎也是成立的。当然,这个结论有个前提:那就是两者的投资都是成功的。
假如我们用10万元同时投资一大一小两家企业。我们选取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以10年为期限做一比较。
工商银行总股本3340亿股,2008年2月29日的股价6.53元,总市值21810亿元。2007年净利润802亿,每股收益0.24元,市盈率27.2倍。10万元可以买得(不计税费)15313股。基于较大的基数,工商银行未来10年的净利润,不可能像2007年这样突飞猛进,我们取15%的年均增长率(偏乐观),那么,2017年其每股净收益为0.97元,按现在的市盈率27.2倍交易,股价为26.4元,10万元的初始投资增长为404018元,涨了4.04倍。
招商银行总股本147亿股,2008年2月29日的股价31.97元,总市值4699亿元。2007年净利润149亿,每股收益1.01元,市盈率31.6倍。10万元可以买得(不计税费)3127股。基于较小的基数和其历史表现,招商银行未来10年的净利润,尽管不可能像2007年这样狂飙,但保持30%的年均增长率(偏乐观),尚有可能。那么,2017年其每股净收益为10.7元,按现在的市盈率31.6倍交易,股价338元,10万元的初始投资增长为1056926元,涨了10.6倍。
如此一比,高低立判。
那么,我们如何规避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呢?
首先,在定性上做文章,关键就是一个“强”字,小企业遍地都是,小而强的企业却千中难觅其一。只有具备“强”的基因的小企业,才有可能成长为大企业。挖掘和判断企业“强”的基因,是投资者规避风险的主要途径。
最强的企业是那种傻瓜都能经营的企业。“那种企业具有持久生存能力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四周被宽大的护城河包围,河里还有凶猛的水虎鱼和鳄鱼。”这种企业,要么具备强大的品牌,要么拥有独特的的工艺或技术,要么形成一种自然垄断。它们的产品或服务,价格限制性并不明显,提价亦不影响需求。像可口可乐、贵州茅台、盐湖钾肥、云南白药都属于这种傻瓜都能经营的企业。这类企业的数量极其稀少,也是我们的首选。
另外一个就是选择那些管理极其杰出的小企业。这类企业拥有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鲜明的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强大的执行能力。它们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这也是它们能够做大的基因。这类企业以管理见长,制度和管理者是决定性的因素。万科、招商银行、苏宁电器就曾经是这样的小企业。当它们还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时,就已经显露出管理出众的特征,投资者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紧紧抓住它们。凭借这种“强”的基因,它们在接下来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扩张中,能够走的更远。
其次,是选择买进的时机。
小而强的企业,一般情况下,很难以低估的价格买到。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格雷卮姆的安全边际,至少要以合适的价格买进。以70倍的市盈率买进可口可乐、以90倍的市盈率买进贵州茅台,注定难以回避市场的短期风险,注定得不到满意的回报。证券市场从来就是悲观与乐观交织,恐惧和贪婪交替,就像现在的A股,悲观的时候还远远没有到来,但一定会到来。只要你耐心,你会等到你所要的。尽管我们已经持有味千,我们还是希望能等到,以更低的价格再次买进。
最后,通过适度的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
当我们通过精挑细选,持有5——6家小而强的优质公司时,风险已经得到有效的规避。长期看,即使有一家公司破产,我们依然能跑赢平均水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