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术:是武之要也,擒与拿本属一要,但是有区别的,用一只手是为拿法,两手并用是为擒拿.擒法仅是已辅佐拿法之不足,单用擒法是不能治敌的,然,有时拿法也不能单独制敌,故必须借助擒法之辅助,故擒与拿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惟拿法可单用。有的部位合于单手;拿太阳法 拿耳根法,拿前颈法,拿后颈法,拿腰肋法,拿前肩法,拿后肩法,拿外肩法,
擒拿膝盖法 擒拿肘节法,擒拿手腕法,擒拿大臂法,擒拿小臂法,擒拿腿骱法,擒拿小腿法,擒拿膝窝法,擒拿踝骨法,擒拿足背法,擒拿足心法,擒拿大腿法。
擒拿之法,各门各派略有差异,唯有单拿部位一成不变,而手法各异 ,此二十拿法略。
此二十拿之外的擒拿技艺(从头到脚,身前身后),各门各派略有差异,此不重述 。
神虎术;是古代宫廷大内高手,模仿老虎打斗动作提炼的擒拿格斗精华,世间极少流传 。是千百年来武林志士苦苦寻觅的绝技。
二,
点穴之法:点穴歌:
人身之血有一头 日夜行走不停留
遇时遇穴如伤损
一切不治命要休
子时走在心窝穴
丑时需向涌泉求
对口是寅山根卯
辰时天平已风头
午时却与中院会
左右命宫分在末
凤尾归申风门西
丹肾俱成戊时位
六宫只等亥时来
不教汝博斯为贵
人身穴道三百六十九穴,旷一穴多名,因各地各派叫法不同,多者一穴六名。但, 在点穴术中只有三十六个,一被点打,就有性命危险,且救治亦非容易之事。另有麻穴七十二亦可制敌,三十六要穴--晕-死-伤,七十二穴--酸-麻-痛 。
特注:七十二麻穴可用一般练习,唯有三十六大穴不可轻易乱用。
记得我徒与人戏耍,不慎一肘顶在黑虎偷心穴上,对方立马吐饭(带血丝),急求医救治免于一难。此处若用鸡心拳打重,拳回即死,故三十六要穴,虽手轻,伤不重,也不可乱用。慎之
慎之。
点穴手法有:点 掐 打
踢
顶之分,一百零八穴点法略。
人身主要器官活动规律表
十二时辰之主道穴位表
时
辰 时 间
器
官
备
注
穴
位
特 点
子
时
23-1点
胆
经 兴奋
人中穴
旺盛
丑
时
1-3
点 肝
经 兴奋
天庭穴
旺盛
寅
时 3-5
点 肺
经 兴奋
乔空穴
旺盛
卯
时 5-7
点 大肠经
兴奋
大抒穴
旺盛
辰
时
7-9
点 胃
经
兴奋
太阳穴
旺盛
已
时 9-11点
脾
经
兴奋
日仓穴
午
时
11-13点
心
经
兴奋 脉腕穴
未
时 13-15点
小肠经
兴奋
七坎穴
申
时
15-17点
膀胱经
兴奋
丹田穴
酉
时
17-19点
肾
经
兴奋 白海穴
戎
时
19-21点
心包经
兴奋
下阴穴
亥
时
21-23点
三焦经
兴奋
涌泉穴
三, 卸骨法: 卸骨法歌诀:
推揉捏卸法惊奇 一捏一卸痛在地
扶臼揑骱出者易 攒打倅弹错骨迭
左右逢源熟能巧 顺手牵那随我意
出于左者随之左
右者来时侧身躯
脱臼迭骱骨歪奇 瞬时成擒把敌催
活手正之斯为贵 方称全能文武艺
据说,清雍正年间,鲁人孙通者,字季宽的人,别号万能手,后入少林学艺十二年,习得点穴术,卸骨法,擒拿术,后迁居沧州,传于孙家庄陈善,陈善传卸骨匠陈光智---。
卸骨法:捏法
卸法 推法
揉法 ,
人身有三百六十五骨节,筋肌肉相连,可卸者不多,唯有七处可卸。有卸骨法,必有上骨法,有卸有治。
卸骨法;
可卸部位有:颌骨,锁骨,肩胛骨,肘骨,腕骨,手骨,髀骨,大腿骨,膝盖骨,腓胫骨,跗骨,足骨。
以下最适合用卸手:
卸颚法
卸肩法 卸肘法
卸腕法
卸大腿法 卸膝法
卸跗法,
随之,上颚法
上肩法
上肘法 上腕法
上大腿法
上膝法 上跗法,
上与 卸法略。
虽是用手法复苏,但,不用药物恢复缓慢,药方略。
我一徒在药学院作保卫队长,下夜在校院内,为救被打学生时,有一恶徒从他身后用铁器打来,他一回身抓住恶徒手腕,转身一拉带,另一只手拿在恶徒肘部,向下一按,卸下肘关节,当时恶徒没觉咋样,当一松手,对方狼嚎一样,蹦了起来,这是武用正处,我赞成,但不可轻动,慎之慎之。
中国武学,博大精深 ,
武术---
(五术)摔(摔跤)打(武打)
拿 (擒拿)
点(点穴) 卸(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