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业质量分析”语文学科解读报告
(2009-07-21 14:24: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蔡蔡整理
一、数据分析
1.总体质量统计
等级 |
A |
B |
C |
本区 |
41% |
57% |
2% |
本校 |
50% |
48% |
2% |
全校在C级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为2%,说明我们有98%的学生达到了课标要求;全校在A级水平上的人数比例较全区水平高9%;从三年级的质量评价标准来看,我们的优秀率和合格率都是达标的,但都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比率,尤其是“保底”(合格率)不够。
2.三种能力总体情况统计
表一:三种能力总得分率
能力类型 |
A级得分率(%) |
B级得分率(%) |
C级得分率(%) |
|||
范围 |
本区 |
本校 |
本区 |
本校 |
本区 |
本校 |
积累与运用 |
36 |
44 |
62 |
55 |
2 |
1 |
阅读 |
37 |
43 |
61 |
56 |
2 |
1 |
习作 |
43 |
55 |
52 |
43 |
3 |
5 |
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较,我校学生在“积累与运用、阅读和习作”三方面水平偏高,但均有学生不能达到合格水平。
表二:三种能力各班分布情况统计
能力 类型 |
A级分布 |
B级以上分布 |
C级以上分布 |
||||||
班级 |
一 |
二 |
三 |
一 |
二 |
三 |
一 |
二 |
三 |
积累与 运用 |
54 |
39 |
39 |
46 |
61 |
57 |
0 |
0 |
4 |
阅读 |
52 |
33 |
43 |
48 |
67 |
52 |
0 |
0 |
4 |
习作 |
65 |
41 |
52 |
33 |
53 |
41 |
2 |
6 |
7 |
优秀率:三个班均是习作水平最高;积累与运用、阅读比率基本一致,与习作有一定差距。
合格率:积累与运用、阅读水平持平;习作较低,三个班均有学生水平不达标,且二班、三班不合格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3.三种能力分项统计
表一:“积累与运用”得分情况统计(平均得分率%)
测试 能力 |
题目编码 |
能力描述 |
本校 |
本区 |
读准 字音 |
C3SO011 |
能读准多音字 |
|
81.8 |
C3SO021 |
能读准多音字 |
|
|
|
C3SO031 |
能利用汉语拼音纠正地方音 |
|
80.5 |
|
C3SO041 |
能分辨出常见误读 |
|
|
|
认清 字形 |
C3SO051 |
能分辨音同/近、形近字的误用 |
93 |
|
C3SO061 |
能分辨音同/近、形近字的误用 |
97.2 |
|
|
C3SO071 |
能分辨形近字的误用 |
|
89.6 |
|
C3SO081 |
能分辨音同/近字的误用 |
|
80.4 |
|
理解 词义 |
C3SO091 |
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并分辨词义间的差别 |
|
86.7 |
C3SO101 |
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并分辨词义间的差别 |
|
82.7 |
|
C3SO111 |
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并分辨词义间的差别 |
|
81.6 |
|
C3SO121 |
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并分辨词义间的细微差别 |
|
|
|
C3SO131 |
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并在较简单的语境中恰当运用 |
93.7 |
|
|
C3SO141 |
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并在语境中恰当运用 |
|
|
|
C3SO151 |
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并在较复杂的语境中恰当运用 |
|
|
|
C3SO161 |
能理解常用成语的基本意思,并在语境中恰当运用 |
97.2 |
|
|
C3SO171 |
能理解常用成语的基本意思,并在语境中恰当运用 |
|
|
|
积累和运用常见古诗文 |
C3SO181 |
能准确记忆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 |
|
87.8 |
C3SO191 |
能准确记忆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 |
|
|
|
C3SO201 |
能准确记忆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 |
|
|
分辨形近字、理解词义并简单运用、理解成语并简单运用(其中一项)等4项得分率最高,均在90%以上,且略高于全区水平;理解词义并分辨细微差别一项得分最低,仅50.4%,低于全区水平近7%;理解常用词基本意思,并在较复杂语境中恰当运用一项得分偏低,仅68.5%,略高于全区水平,但与学生应有水平比差距较大;背记推荐的古诗文一项得分率偏低低,仅60。8%,略高于全区水平,但较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差距较大;读准多音字(其中一项)、利用汉语拼音纠正地方音、理解词义并在语境中运用、理解成语并在语境中运用(其中一项)得分率也较低,均在75%左右,且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表二:“阅读”得分情况统计(平均得分率%)
测试能力 |
题目编码 |
|
本校 |
本区(%) |
提取信息 |
C3SO311 |
能够从多个文段中提取信息 |
67.8 |
63.3 |
形成 解释 |
C3SO21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C3SO22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
C3SO23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97.2 |
|
|
C3SO24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
C3SO26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
C3SO27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
C3SO28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
C3SO29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
C3SO301 |
能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
整体感知 |
C3SO251 |
能整体感知文本的主旨 |
89.1 |
87.8 |
解决问题 |
C3SO321 |
能合理利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81.8 |
72.4 |
表三:“习作”得分情况统计(平均得分率%)
测试能力 |
题目编码 |
能力描述 |
本校 % |
本区 % |
选择材料 |
C3SS331 |
能围绕给定的话题选择材料 |
|
|
组织材料 |
C3SS332 |
能围绕给定的话题组织材料 叙述事情 |
|
76.3 |
语言表达 |
C3SS333 |
能通顺连贯地表情达意 |
|
|
书写标点 |
C3SS334 |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
94.9 |
|
二、质量评述
(一)我校学生学业水平的优势
1.三种能力比较,习作优势最为明显
2.“积累与运用”
3.“阅读”
4.“习作”
(二)我校学生学业水平方面的弱项
1.总体分析
2.“积累与运用”、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可得到以下归因。从教师的教学角度看,其一是对课标要求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其二是在识字方法的教学方面强调记字方法的灵活多样而忽略对汉字字理的探究,导致孩子对汉字字型字义的理解有所偏差,进而影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词义间细微差别的把握失准;其三是“微环节”方面处理不够细致,抓得不实。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其一是因为“减负”,原有的一些常规训练在数量上被大幅削减;其二是网络的泛化导致孩子们阅读心理的浮躁,对词语的精准理解缺少耐心,对精细阅读缺少热情;而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盲目模仿和滥用也影响学生在语境中恰当运用词语的能力。
3.“阅读”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可得到以下归因。从教师的教学角度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重点语段的理解,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全方位把握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对语文知识迁移的能力和阅读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生不能克服学习中的浮躁心理,缺少品读文章的耐心。
4.“习作”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可得到以下归因。从教师的教学角度看,其一是习作指导矫枉过正:重“内容”,轻“形式”;其二是青年教师指导不得法,评改不到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其一是学生的学业压力大,每周用于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的时间较多,直接接触生活,感悟生活的时间较少,心中可选择的材料少;其二是部分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可运用的知识、材料偏少。
三、改进意见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生字认会写好,词语能读会用。
2.语文课标要求背记的古诗文篇目必须落实到位,做到人人过关。
3.阅读教学要坚定不移地“以读为主”“读出语文味”。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品词析句,让语感训练扎根,同时坚持广泛的阅读拓展。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性阅读能力、获取阅读信息和获得文学体验的能力,尤其是运用阅读所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革课堂练习,讲练结合,提高课堂质效。
5.进一步改进习作教学,坚持“内容”与“形式”并重,指导与评改并重,单项与综合并重,统写与自练并重。
6. 成立家校阅读联盟,推崇经典阅读。实现阅读经典文章,积累经练语言,提升阅读品味,提高写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