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下的思考110
(2021-11-17 17:54:49)
标签:
新课改情感交流资料 |
分类: 学习札记 |
钢笔下的思考110
§
§
§
§
§
家庭教育的法则
法则一:适合永远大于理念
家长们的焦虑,大部分来源于对众多教育理念的迷茫,毕竟当下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太多,一时间家长无法选择,即便有所倾向,也会出现执行不到位或者不坚定的情况,毕竟,在很多时候,感性更像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
其实,这样的焦虑有些盲目了。在科技和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理念的更新速度有些捉襟见肘,根本无法赶超,而教育的目的恰恰是帮助孩子面对未来,所以,家长需要给孩子适合孩子性格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兴趣,让兴趣变成孩子的特点和技能。
只要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关于理念,父母只需要借鉴,不需要过于执着。
法则二:掌握时间规则
关于时间,这里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家长的时间管理,这部分最重要的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有时间管理做得好,才有条件谈其他管理,也只有时间管理好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对孩子的高效陪伴。第二是孩子的发展规律也是遵循时间的,就像政策不允许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就是对孩子成长规律的极大尊重。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能让孩子超前学习,让孩子顺应能力的发展。
法则三:拒绝完美主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维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但这样的想法有可能引发父母对孩子过于完美的期盼。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的人,家庭教育的开始,就是从父母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开始。 接受孩子的缺点其实并不难,这就像孩子惹家长生气,过一会,家长的气消了,也会恢复到“母慈子孝”的心态中。只要家长控制好情绪,在面对孩子的缺点时,能够给予最大的包容和谅解,这就足够了。说到底,也就是家长情绪控制的问题。
法则四:灵活的接受和处理
芦苇就是因为能弯下身,所以才能在狂风肆虐下生存,而榆树就是想一直挺着腰杆,结果狂风吹打时很容易折断。
这就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最灵活的部分,就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具体的说:有选择就是有能力,因此最灵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而在一个群体中,固执使人紧张,灵活使人放松。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找到更多可能性,才会有质的突破。
学校的教育会影响孩子一时,家庭教育的效果会始终伴随着孩子,没人否认父母的伟大,但教育,一定要掌握最合适孩子的方法!
钢笔下的思考1
明明快七岁了,特别喜欢毛笔,经常自己拿着毛笔蘸着墨乱写乱画,虽然自己写的字歪歪扭扭的,但也没有打压他的热情。看到他这么痴迷,我就和他的同学妈妈一起给他们报了个书法兴趣班。
一开始,他特别喜欢上课,可是上了一个月后,他开始变得不耐烦,不想去上课了,甚至不想写字。
对于孩子的这种反应,我早有预料,于是安慰了他几句,然后坚定地告诉他:“今天必须得上!既然报了名,就要坚持下去,妈妈会陪着你的。”
“不去,我就不去!”他继续闹,然后感叹了一句:“大人真幸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小孩真不幸福,什么都要听大人的!”
我告诉他:“很多事情你们小孩还不懂,不能做决定,就得听大人的!”
也许有人不赞同我的做法,孩子不想学就别学了,干嘛非得强迫他,现在不是都在讲要“尊重孩子”吗?要和孩子做朋友吗?但我渐渐发现,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有时甚至要逼她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