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如此家长”
(2021-02-15 18:02:55)
标签:
情感杂谈交流新课改 |
分类: 家教谈论 |
不要成为“如此家长”
——春晚相声引发共鸣
2021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金霏、陈曦表演的相声《如此家长》不出所料,直接命中了当前无数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报班热和“恐辅症”。
虽然网传这个节目所用的段子并非最新段子,不过因为节目的主题戳中众多家长的内心,不少网友表示:“唯一一个我们全家都笑出声的节目。”
相声《如此家长》生动展现出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却不知不觉“揠苗助长”的尴尬,惟妙惟肖的表演,幽默却也发人深省。
“现在当家长的太难了!画画、书法、钢琴、舞蹈、游泳、乒乓球、篮球,都是必修课。”
“爸爸妈妈和岳父岳母凌晨三点半起床,准备孩子起床上学用的东西,家长们吃饭都随缘。”
......
在相声《如此家长》里,当爹的辅导儿子学习“100-30=70”时,差点当场气出毛病,甚至还抖落出爷爷当年的一段故事。
孩子情绪非常紧张害怕时,大脑是掉线的,反而很难思考。
讽刺家长疯狂给孩子报培训班的现象,引起了家长的广泛共鸣,惹得观众笑声一片,直呼“太真实了”。
笑过之后是沉重的反思。孩子为何压力山大?是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出了问题。
相声《如此家长》所展现的两种方式,虽然究其初衷,都是为孩子着想,希望孩子掌握知识技能以至成才,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孩子难以承受的。这背后蕴含的更多的是我们对于教育方法的深度思考,对于教育意义的深层探究。想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确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现实中操作起来却变得很困难了。作为父母的心态在这时候往往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影响这种教育心态的,说到底,还不是想要孩子未来成为怎么样的人的思考吗?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再去思考一下,注重方法!方法往往比结果要重要!
“望子成龙”是家长们朴素而真实的愿望,但抱着“为孩子好”“全面发展”的初衷,全家老小齐动员,非要让孩子学的比别人多、学别人不会的,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却不考虑孩子负担重不重,能不能承受得起,最后的结果大概率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损害孩子身心健康。家长必须明白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没有身心健康,分数也罢,才艺特长也罢,都黯然失色。
孩子累,家长也累。“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这是当下家庭中最为常见、最让家长们苦恼的一幕。节目中的故事描述家长辅导作业的“痛苦”,也描述了家长卖海鲜缺斤短两行为造成孩子心灵中数学体系的坍塌,揭示了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好的家风是孩子受益一生的礼物,家风不正培养不出正直的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能让孩子的成长少走很多弯路、歧路。在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破解家庭教育缺位、错位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失当,引导家长变革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素养,给孩子和家长“松绑”,迫切需要家庭教育观念的变革和质量的提升。同时,破解盲目报班热,更需要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更需要家校社会密切配合优化育人环境。在前不久召开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必须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不仅关系家庭关系的和谐,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系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
我们必须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把因果链搞清楚,把责任链理清楚,把新的路径划清楚,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严格治理,综合运用经济、法治、行政手段,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教案、收费管理、营销方式、教师资质等全方位提出要求,辩证、系统、协同治理。
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整顿,是履行“剧场管理员”职责、根治校外培训“剧场效应”的关键所在。只有主动作为,把这件“非办不可的事情”办好,校内校外齐发力,方能有效化解焦虑,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轻松上阵,不再压力山大。
如何让孩子学会主动呢?
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家长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认真聆听他说话;相处时表现对孩子的信赖,都可以让孩子更加懂事。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孩子肯定会产生倦意,怎样让孩子热爱学习也成了家长的难题。
教孩子读书,孩子的注意力总是能被其他东西吸引,十分钟里有六分钟都在开小差,你该知道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孩子一有消极情绪,就不愿意自己动手尝试,让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与未来,那就要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孩子多少会有缺点,但如何正确纠正也是有大学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