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教研活动研什么?

(2020-05-15 09:26:57)
标签:

新课改

资料

杂谈

分类: 我看管理
中小学教研活动研什么?

研课、研题、研学是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提高年轻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抓手。教研活动是对所设计的课、题按学科、顺序保留,作为下一届研课、研题的基础。

一、研课

研课,研什么?

1.原则

以“学-导-练”为核心,以“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景化”为手段,达成“资源共享、提升质量”的目的。

2.流程

提前安排主备人初备 主备人解读、课件展示集体共备、争鸣研讨→ 形成“共案”→个人复备(个性化导学案);主备人解读本课件及导学案编制情况,同组老师形成共案。科任教师根据班情不同、学情不同、教师自身教学个性不同,在集体形成共案的基础上进行个人二次备课(写调整意见),形成个性化导学案。

3.研课对象:研究导学案

研究导学案中的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生成点,所用到的学科方法及学科思想等等。

1.哪些是通过自学不讲的?

2.哪些是要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的?

3.哪些是要详讲的?

4.如何突破重难点?

5.要有布置有落实。

6.同桌用红笔批改习题。

7.老师适时抽查点评。

8.认真研究新课标、考试说明,新课标、考试说明是教学和高考的方向盘,每个老师必须人手一份;要想课堂容量恰到好处,就要把钢用在刀刃上,对教材大胆取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课标、考试说明,坚决不做无用功。                                

二、研题

1.组建研题课题组。

2.确定研题时间、地点。

3.研究新授课中的基础题、拓展题。

4.研究实验班、星班、重平班的差异

5.研究周考的各种题型及解法,哪些题必须讲,哪些题一定不讲

6.研究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各种题型及解法。

三、研学情

研究实验部、星班、重平班的元认知结构

研究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面向大多数因材施教。

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预习—上课—复习—习题—训练

研究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中小学不是大学,最主要任务是基础教育教学,不是科研。中小学教师要有科研意识没有错,但不是做科研本身,重点、重心在教师要多积累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案例。脚踏实地上好每一堂课、搞好每一个活动、与学生谈好每一次话。让学生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让学生每天有一点点进步,让学生每一天都能打开一点点新的视野、让学生每一天享受阳光也享受月光,这才是本分。这些目标看起来并不宏伟,可做起来并不容易,不花大力气,是实现不了目标的。现在,许多地方的教育科研部门自己不做研究,而把工作放在管理上,专门负责开题、结题,参加评审。热衷做专家,跑场子说一通好话,不痛不痒地敷衍、忽悠,云里雾里地故作高深,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开题是这些人来,结题是这些人来,中期评估还是这些人来,成为“科霸”,名利双收。学校要把精力放在与这批人搞好关系上,这与实际的课堂提升,教育品质的提升几乎没有多大的关系.教师更需要科研意识: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并能够推广、运用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