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家长如何督促与管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2
(2020-03-16 22:35:20)
标签:
杂谈交流资料 |
疫情期间,关于孩子的学习,家长要从这三点考虑
1:不上班的家长,给孩子空间和榜样
因为疫情严重,不仅孩子上不了学,很多家长也没有办法上班,也不得不整天和孩子宅在家里。对于宅在家里不上班的家长,如果对孩子进行寸步不离的监督,其实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本来孩子的活动空间就只有家里那么大,已经非常闷了,如果这时候家长再过分压榨孩子的自由空间,只会让孩子觉得更加地烦闷,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家长如果想要在学业上帮助孩子,就需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相信他们自己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划好每天的学习任务,无论是复习上册的知识,还是提前学习下册的课本,给孩子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完成任务之后可以给他们检查,让他们玩一些自己喜欢的游戏奖励他们。切忌一直在孩子旁边,对孩子一举一动都说三道四地批评教育。另外,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如果看到家长一直在看电视、玩手机,或者是听到大声的聊天或者是音乐、电视剧的声音,是很难专心投入学习的,也会产生一种非常不平衡的心理。建议不上班的家长也可以趁这个时间在家里好好地充充电,看看书,和孩子一起学习,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有了亲人陪着自己一起学习,就不会觉得孤单,也会自然很认真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去。
2:上班的家长,不要以自己来要求孩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家长在疫情期间也是上班的,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帮助孩子摆脱荒废度日的模式,就需要放平心态。有的家长可能觉得我在这么危险严重的情况下还出去工作,孩子在家里就需要完完全全地懂事听话,才能让自己心理平衡。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对于孩子来说,他整日待在家里也是非常焦虑的,这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千万不能以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孩子。
这个时候,家长反而需要多少放手一些,本身自己冒着危险出去上班孩子其实内心是很担心的,但是也会以父母为榜样,默默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只不过可能很多时候没有被看到而已。家长这个时候可以多跟孩子说说自己在外面遇到的事情,一方面让孩子放心,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消除自己被世界抛弃的恐慌。学习方面,家长应该多以提醒和鼓励为主,自己不能监督孩子学习,就趁这个机会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承担责任的意识,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上好这一课。
3:多关注孩子的心理
人如果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时间久了很容易有心理问题,孩子的心理更脆弱,更容易因为疫情被关在家里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家长们细心一点观察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疫情这段时间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毕竟学习如果落下了以后还有机会可以追上来,但如果身心有了问题要治愈就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和金钱、精力。
这段时间家长可以跟孩子谈谈自己对疫情的看法,为孩子树立一种信心,宽慰孩子们的恐慌心理和急躁情绪。就这次疫情,给他们多讲讲一些人生观,多谈谈一些社会现状,一方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消除他们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多得的一堂思想道德课。
防控疫情,让家更有力量: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疫情当前家长们宅在家里应该如何带领家庭成员应对疫情?如何营造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如何疏导、稳定家人情绪?如何同孩子们朝夕相处,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让孩子们在特殊时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焦虑和恐慌情绪很容易传染,特别是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情绪的暗示。如果家长每天焦虑不安、忧心忡忡,孩子就会有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特别是对于年纪很小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告诉他们简单明确的信息,做好安心保证。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给孩子提供关于疫情必要和可靠的信息。不必去追寻、搜索所有关于疫情的报道,避免家人和孩子都接受过度的刺激。
疫情期间,家长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
家长们可以参考以下4点:
01.采用鼓励和强化的方式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采用鼓励和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正确洗手、佩戴口罩、鼓励分餐、学习咳嗽和打喷嚏时的礼貌等。
很多卫生习惯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孩子会产生一些被要求、被约束的感觉,所以可能产生排斥和抗拒。这时家长不应采取呵斥、吓唬的方式,不必要给孩子增加一些额外的焦虑和压力,而最好采用“温和的坚持”,当孩子完成上述行为时,态度上要保持平和耐心,当孩子做到这些行为时,也要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02.采用游戏的方式
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做家庭健康的小卫士,监督家人的卫生和疫情防护行为做得够不够好。
孩子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但若把这些要求变成了游戏,并且赋予孩子监督和管理大人的权力,孩子就往往对这些做法更认同、记得更牢、执行得更好,居家防疫的时间里,家庭氛围也可以变得欢乐有趣。
03.建立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信赖
通过读新闻、看报道,让孩子了解医护人员的辛劳付出和无私奉献,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信赖。
孩子对医院的印象往往都跟生病、打针、吃药等不愉快的经历有关,所以常常害怕医生、害怕去医院。通过让孩子了解医护人员的可亲可敬,增强孩子对医生的信任,有利于孩子多听从医生的建议。
04.积极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告诉他医学和科学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但科学家在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未知、获得进步,让人类更少受疾病的威胁。孩子们也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为科学为社会做贡献。尽管疫情令人痛心,但经过积极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孩子们也可以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伴随其茁壮成长。
家长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是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疫情面前,家长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跟孩子交流交流一些解决问题的观点,在学业上帮孩子一把,不让他们的学业在这段时间内荒废下去。
延迟开学期间,孩子的学习怎么办?
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少家庭选择了“宅”在家。延迟开学,“宅”在家的时间就更长了。这段时间其实也是很多平时没有多少时间“陪娃”的家长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增进父母子女感情的好时机。建议家长好好利用这个假期,培养亲子关系,做好亲子学习、亲子阅读,引导孩子热爱祖国、关爱同胞、敬畏自然、关心家人、珍爱生命。防控疫情,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一堂人生教育课。我们为您整理了以下资源,希望你和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1.和孩子一起了解疫情
孩子也是这次疫情的亲历者。您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了解健康科学相关知识,感受医生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工作精神。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孩子们的游戏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适当进行室内体育锻炼和亲子小游戏,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注意不要影响周围邻居休息),增进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3.和孩子一起学习与探索
假期不出门除了玩游戏,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注意用眼卫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一起网络云参观博物馆。
01制定个时间表
就是利用这次假期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开始。利用这次机会,家长可引导孩子好好安排一下生活节奏,学习如何制定和执行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制定与执行时间表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会养成一些受益终生的好习惯,而且也能够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收获一生中不可或缺的自制力。
时间表应如何制定呢?
a、孩子为主,家长为辅
时间表应由孩子自主制定,家长在了解了孩子的需求及想法之后,可以在宏观上对于时间表做出调整,但前提是要足够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否则后期督促孩子依时间表的规划来执行的难度会增大。
同时,不同学龄的孩子制定的时间表应有所区别。
对于幼儿来说,作息时间表的制作可以由孩子口述计划,时间点的要求可不精确,粗线条亦可,家长和孩子有大体规划即可。
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应该制定并完成书面形式的作息时间表。起床、睡觉、学习、锻炼、游戏都应该有具体的时间点。大体上要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孩子本身对于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是有适应经验的,家长只要稍作引导及管理,孩子就会明白,家中的生活也需要有作息时间表。
最重要的是,作息时间表一定是孩子
b、时间表中应有“关键任务”
在制定作息时间表的同时,家长可以结合时事,和孩子讨论添加几项“关键任务”,让假期拥有特别的意义。以下将提出几项备选任务供您参考:
关注国家大事
新型冠状病毒是近期大家一直持续关注的问题,这正是家长引导孩子关心国家大事、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从时事中学会获取信息资料,并加以思考,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立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懂得承担社会责任,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成长。
家长可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孩子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孩子的亲身体验来激发孩子探索生物学及科学的好奇心;也可陪伴孩子看一些此次疫情中的“英雄事迹”,比如钟南山院士的逆行,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等。由此,孩子会感受到“责任”二字的重量,与此同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医护人员应常怀尊敬和感恩。
另外,当网上开始传言“有某中药能预防”“有民间偏方可杀死该病毒”的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判断,如果当下不能准确判断也应保证自己不要参与传播,家长的理性行为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鼓励广泛阅读
利用好假期,让孩子广泛阅读。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假期的时间较学期当中的零散时间更加整体,更适合孩子进行深入、大量的阅读,家长要利用这个时间多鼓励和引导孩子多读书、会读书。
家长可帮助孩子选择阅读书目,可以和孩子的兴趣相结合,也应让孩子广泛涉猎各种题材,包括故事、传记、诗歌、名著、散文等;在孩子阅读期间,家长要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引导孩子学会做摘抄和写读书心得,尝试理解和鉴赏书籍,通过独立思考和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孩子在看书的时候,不要在孩子旁边玩手机、看电视剧等,使孩子分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规范学习习惯
孩子宅在家里,脱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并不代表孩子可以不用学习。相反,利用假期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新学期打好基础。
在保质保量完成寒假作业的基础上,家长可引导并带领孩子提前预习未学过的新知识,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开学后也要坚持下来,预习做好了,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同时,也应引导孩子养成复习归纳的习惯,学习新知识的当晚,一定要及时复习、归纳,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可以借此机会利用充足的时间建立起错题本,归纳易错知识点;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及时发问,家长解答不了的,就鼓励孩子多问同学、老师,提问是主动学习的好表现。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假期期间,孩子容易玩起来没有节制,这无疑会影响开学后的状态,和孩子一同制定时间表时,家长不要忘了告诉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应该要让孩子按时休息,不要熬夜看电视、玩游戏,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作息规律,给孩子做好榜样;要让孩子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顺应孩子的心情,不能让孩子放肆地睡懒觉、起床时间毫无规律;注重劳逸结合,孩子虽然不能出门,在家也要锻炼身体,适当的室内体育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增强提升亲子之间的情感。
练习做家务
当下,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宠爱。家长可尝试在假期期间,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适当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孩子的责任心。
家长在教孩子做家务时,我们可以用请孩子帮忙的口吻来说,例如,“帮妈妈把饭桌擦了吧!”这种说法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因为孩子认为:“我是去帮助别人啊!不是妈妈命令我,我才去做的啊!”慢慢地也会让孩子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家长可提前定出切合实际的标准,并做出示范,然后陪孩子一起做,最后让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去做,也不要妨碍他。如果孩子并没有尽力去做,就要坚持让他好好地重做一遍,并注意规定一个合理的截止时间;家长应注意不要使用“利诱”,孩子做完一件工作,父母可以拥抱孩子并说一声“谢谢”,在孩子能听到的范围之内告诉别人作为家长是多么地自豪,这样的鼓励相较于物质性的奖励来说是一种更好、更有意义的方式。
另外,要为孩子营造在家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找回学习的感觉。家长要想办法为孩子布置一个有“教室”的空间,从而帮助孩子走出假期生活的散漫,增加学习的仪式感。同时,可以制作一些如语文、数学、英语的挂牌,帮助孩子进入学习该门功课的状态。另外,用于网上学习的电脑、平板等电子教学用品,最好只放在学习空间内。